育出“漂亮”幼鸽的秘诀
- 更新日期:2025-04-12 17:37:14
- 查看次数:
幼鸽承载着未来竞翔的希望。然而,若一羽幼鸽先天患病,难以发育健全,那它在日后的竞翔中绝难有出色表现,这样的幼鸽理应被淘汰。正所谓“先天不足,后天难补”,幼鸽发育不良通常表现为生长缓慢停滞、皮肤干燥脱水、羽毛松散不齐且有斑纹、消化不良、嗉囔长期积食不消、骨骼发育不佳或关节有病变等。那么,怎样才能育出健康、优秀的“漂亮”幼鸽呢?
一、健康的父母鸽是基础
健康的种鸽是孕育优良雏鸽的根本保证。若父母鸽疾病缠身、身体虚弱、状态不佳或暗藏隐疾,绝不可能育出优质幼鸽。在种鸽配对前一个月,就应完成全面的检查清理工作,涵盖疫苗接种、体内外寄生虫清除,检查换羽是否完整、体质是否良好等。在此期间,要给种鸽投喂富含蛋白质的豆类饲料和青菜,还可经常让它们洗澡,为配对和育雏做好充分准备。
当种鸽经过一番精心调整,羽毛变得整洁光亮,精神状态饱满时,便可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配对。很多人觉得鸽子拆配再重新组对并非易事,其实,若无特殊需求,种鸽每年育雏三个月后,就应拆配分笼单养。这样既能让种鸽恢复体质,得到充分的休整,又因长期分笼,重新组对时鸽子更容易配对成功。若父母鸽分笼后处于“互棚”环境,这个棚应尽量宽敞。
建议将每年春暖花开的2 - 4月定为育雏季节。有些鸽友新足环一到手就急于出雏套环,担心秋赛时幼鸽年龄小影响发挥。但严冬腊月条件恶劣,万物生长停滞,此时鸽子所产的蛋质量远不如春季,难以保证能育出优秀的鸽子。同一对父母鸽在不同季节所育的幼鸽,表现也会有很大差异,春季万物复苏,种鸽发情旺盛,才是育雏的黄金时节。
二、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保障
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幼鸽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想象一下,鸽巢若个把星期才打扫一次,鸽粪堆积如山,种鸽尾羽污秽,小鸽羽毛污湿粘连,幼鸽又怎能健康成长呢?因此,至少每天清晨要清扫鸽房内的粪便和鸽棚地面,清洗水器,经常冲洗并晾晒开小灶的食盒。
此外,要尽量营造“静”的外部氛围。可以将鸽棚遮暗,把巢房做深,减少对种鸽和幼鸽的打扰,不在棚内有大幅度的举动。安静的环境能稳定种鸽的情绪,让它们以平和的心态进行孵化和育雏。减少惊扰,为幼鸽创造一个安静的成长环境,对其健康发育极为有利。
三、合理的营养供给是关键
首先要确保种鸽(或保姆鸽)有良好的食欲和“呕性”。盐土和蔬菜青饲料是必不可少的,但千万不要喂花生米,因为老鸽吃了花生米后容易产生厌味,对其他饲料失去兴趣,从而减少喂食幼鸽的食物量。
在幼鸽的整个成长过程中,蛋白质的需求是首要的。应多投喂小籽粒豆类,如小豌豆、绿豆等,这些小籽粒食物易于种鸽呕食,也便于幼鸽消化。同时,要保证饲料能被幼鸽充分消化和吸收。如果对开小灶的幼鸽的进食量不放心,可以在幼鸽7日龄后,每天晚上人工补喂一些食物。注意,不管是花生米、玉米还是豆子,都必须经过12小时的水泡处理,并且加喂一粒食母生,每隔三天加喂半片钙片和一粒鱼肝油。
有鸽友认为,不要让幼鸽吃得过饱,要注重幼鸽伙食的营养全面与均衡。在此期间,提供多样化的饲料,保证保健砂和青饲料的持续供应,偶尔在饮水中添加电解质或营养物质等,既能保证幼鸽的健康成长,又不会使成鸽的体质下降。
经过上述一系列“自然”的步骤后,如果育出的幼鸽仍不尽如人意,很可能是幼鸽内部存在问题,此时淘汰是最佳选择。只有严格把关,才能为竞翔培育出真正优秀的幼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