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引种策略:工薪阶层的“捷径”与种鸽挑选技巧
- 更新日期:2025-04-22 16:06:41
- 查看次数:
在北京的鸽界,徐福江先生以其十五年的养鸽经验,深刻体会到了养鸽之路的不易和常胜之难。他的话语虽简,却触及了鸽友们热议的核心问题。竞翔无疑是检验信鸽品质的试金石,但如何获得优秀的信鸽呢?种鸽的选择和使用无疑是关键。近年来,国外名血的引入显著提升了国内中短程信鸽的品质,但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的鸽友来说,高昂的种鸽价格令人望而却步。
鸽友们购买种鸽的途径多样,包括拍卖会、鸽展、公棚拍卖以及直接从国内外名家处购买。然而,前四种方式往往价格不菲,让工薪阶层难以承受。即便是选择较便宜的种鸽,也往往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笔者曾在拍卖会和公棚拍卖中看中了几羽优秀种鸽,但最终因价格问题而不得不放弃,转而购买了其他鸽子。这些鸽子回家后,不仅笔者不太喜欢,而且育种价值也有限。
相比之下,笔者更推崇从国内名家处购买种鸽,这也是笔者作为受益者的亲身体验。在国内名家处购买种鸽的优势在于能够获得性价比较高的种鸽,而且这些名家已经通过多次竞翔检验了他们高价引进的国外优秀种鸽。虽然国内名家的信鸽价格不低,但您将获得与您支付金钱等值的优秀种鸽以及长期的感情投资回报,这是其他购买方式所不具备的。在本地名家购买种鸽更为经济,节省了路费和时间,且本地名家的信鸽适应了本地的物候特征,引种后更容易发挥优势,同时也方便了未来的联络、沟通与交流。
确定了在国内名家购买种鸽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挑选合适的信鸽作为种鸽。您可以选择购买高位奖鸽、低位奖鸽、回血鸽、高位奖鸽的平辈鸽或幼鸽。笔者认为,综合考虑上述几种选择才是引种的最佳策略。笔者的策略是,如果一对名家种鸽育出了3只或以上前三名的奖鸽,则应大胆引进该配对的子代,即高位奖鸽的平辈鸽。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考虑购买该配对育出的高位奖鸽;如果经济条件有限或不想花费高价引进种鸽,则应在未参赛的平辈鸽(包括幼鸽)中挑选外在条件过硬的个体。需要注意的是,被选中的平辈信鸽价格不会太便宜,但其作种价值应该很大。
以北京西城区刘贺群先生为例,他的一对种鸽育出了2002年春西城区300公里冠军、500公里亚军等优秀信鸽。笔者引进了该配对的2羽幼鸽,其中一羽参赛三次分别获得佳绩,另一羽直接作种,子代也获得了优异成绩。再如笔者从北京彭鹏先生的京都鸽舍引进了“空军一号”ד云中一号”的子代鸽和孙子鸽,这些鸽子也为笔者育出了多个奖项。
笔者不太看重回血鸽,因为遗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每一羽近血鸽的基因纯合方向都不相同。因此,笔者认为近血配应当与赛绩配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获得优秀种鸽的概率。例如,琦翔鸽舍的王知学先生有一羽比利时阿曼·史库梅斯作育的金蛋血统的原环雌鸽,与一羽杨阿腾血统的比利时原环雄鸽配对,育出了多个优秀信鸽。
引进种鸽后,如何使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新引进的种鸽至少需要2个月的调整和适应后再进行使用为最佳。在这段时间里应接种新城疫疫苗,进行体内寄生虫和呼吸道的清理。同时,2个月的时间也能够消除因环境改变而引起的应激反应。作育幼鸽应只在春季和夏初进行,进入盛夏后就要停止育雏,使种鸽平静地进入换羽期和休整期。到了冬末春初时再次接种新城疫疫苗,进行体内寄生虫和呼吸道等一系列的清理调整后,使种鸽以最佳的状态来作育幼鸽。
笔者为工薪阶层指出了一条可以算做“捷径”的引种道路,但并不否定其他几种引种方式,这取决于鸽友个人的经济实力和各不相同的条件。信鸽的引种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每个鸽友应根据各自不同的条件及思路培育自己的信鸽,每种方法都有成功的例子。“慎重引种、调整状态、归纳经验、竞翔检验、敢于淘汰”是选育信鸽的几大法宝。笔者还是用一句老话结束本篇文章:清晰的头脑永远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