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如何呵护鸽子羽毛的健康发育!

如何呵护鸽子羽毛的健康发育!

  • 更新日期:2025-02-13 18:00:07
  • 查看次数:

鸽子在空中翱翔时,羽毛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无论是种鸽的健康状况,还是表现优异的后代选手鸽,都需要发育完整、丰厚的羽毛。羽毛要正常生长,就离不开均衡的营养和妥善的饲养管理。一旦鸽子羽毛发育不良,就会直接影响鸽子的性能表现,尤其会影响到备受期待的翔赛成绩。

完美健康的鸽子需要足够的羽毛覆盖,这就要求养鸽人提供平衡的饲料营养,让鸽子摄取到足够的营养来合成羽毛。如果饲养者不了解或忽视这一点,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很多养鸽朋友对鸽子羽毛发育的重要性缺乏详细的了解。目前,在养鸽领域,羽毛还没有可供参考或衡量的记录测量数据。但羽毛在鸽子育种或激烈竞赛飞行过程中的“热能”表现方面,绝对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羽毛对热能的保护作用,直接影响信鸽各项性能的完美表现。

如果鸽子羽毛未能完全覆盖身体,就需要用大片的替代羽毛。在竞翔期间,如果有不能再使用或断裂的羽毛,就需要更新。更新羽毛还有助于控制羽虱在信鸽羽毛中的存在。西方认为鸟禽的羽毛在婚礼上可用于求偶炫耀和育种交配循环。

鸽子和所有鸟禽类一样,会用“啄”来梳理羽毛,这是正常行为。我们可以观察到鸽子有规律地啄触自己的背部到尾部,因为啄毛腺就在这个区域,啄毛腺产生的油脂对保持健康是必需的。

按照鸽子在自然界的生存周期,健康的鸽子羽毛会周期性脱落,这一过程称为换毛。如果鸽友发现鸽子换毛失败,这可能意味着鸽子身体出了问题,应立即进行保健处理。即使是健康的鸽子,在换羽期间也会经历生理和情感上的脆弱期。所以,在饲养鸽子时,对饲料要有特殊的认识并妥善应对。鸽子羽毛的功能如下:

  1. 覆盖鸽体,使鸽子外形优美。
  2. 让鸽子能够自由翱翔。
  3. 在求爱期间用于吸引异性,也是交配习惯的一部分。
  4. 提供身体平衡和天然色彩保护。
  5. 在雨中飞行时,起到绝缘作用,防止雨水浸湿,避免妨碍飞行速度并保护体温。
  6. 可作为一般健康气压的指示针。

鸽子身体所有大小毛囊都在皮肤表面的细孔形成,最初的羽毛是在胚胎发育阶段产生的。鸽子一生的羽毛会不断脱落和再生。种公鸽和母鸽的最快生长期有所不同,但最快的发育速度出现在17 - 45日龄。羽毛最初的形态类似成熟鸽子全身羽毛的绒毛,在孵化后的几天会出现第二梯次衍生的羽毛,为乳幼鸽提供更成熟的羽毛,其结构与形成鸽子身体轮廓和外部的廓羽相似。随后,鸽子会持续换毛,直到全身羽毛完全成熟取代初生羽毛。在自然换毛循环中,新羽毛会在旧羽毛脱落之前生长,旧羽毛会被小毛囊推离。

成年鸽子的全身羽毛由三种不同类型组成,结构和功能各异:

  1. 廓羽(contour feathers):是构成鸟类身体轮廓和羽毛外部的主要羽毛(因鸟禽类不同而有差异),是身体最具保护性的覆盖物。在结构上,廓羽由轴毛柄或羽轴构成,通过钩状羽毛的平行牵引串联在一起,附属于羽片。每根钩状羽毛来自小羽支的牵引排,小羽支的尾端相互扣连前后相邻的小羽支排。信鸽在种鸽或翔赛选手鸽翱翔天空时,羽毛起着重要作用。
  2. 绒毛(down feathers)或幼柔绒毛:是羽毛的第二种类型,位于成熟廓羽的底层。与廓羽的区别在于,绒毛的羽轴较短,没有与小羽支连接,功能类似于绝缘层。
  3. 发状羽毛(filoplumes):是一种小毛结构,存在于钩状羽毛的顶点。血羽在生长过程中有血液供应,当鸽子换毛掉毛时,小囊中会形成新的血羽。血羽的羽毛管(白昌)比成熟羽毛厚,柔软且带有蓝色、紫色。当羽毛生长成熟,血液供应退化,白昌形成硬轴。

羽毛的发育与生长:

虽然羽毛持续脱落和再生,但几乎所有小囊的生长都起源于胚胎发育。羽毛小囊和最初的羽毛都来自胚胎表皮。羽毛胚芽的形成,即瘦长表皮细胞越过真皮乳突时,是羽毛发育的最初标志。对于羽毛颜色较淡的种鸽系,羽毛胚芽在孵化期第5日龄可见,接近第10日龄时加速生长。羽毛胚芽只在特定分布区域出现,且在有较高组织的大片区域。

在生长过程中,随着羽毛胚芽向外生长,会形成深狭窄的小囊,在小囊的凹处形成长圆柱状羽毛胚芽。表皮周围基底部的羽毛芽变厚并快速细胞分裂形成表皮项圈,后续生长主要源于表皮项圈,羽支隆起部的中间细胞也有丝分裂。小囊隆起部底层膜有内衬,在生长羽毛圆周区域存在由细胞引起的基本差异,所以末端和圆周羽毛骨干部分在近侧和中央部分之前发育。小羽支生长后形成完整羽支,依附于羽轴形成羽毛骨干。经过12日孵化,最初的羽毛接近限定器官的外形。羽毛从埋于皮肤羽毛小囊鞘开始生长,皮肤表皮层的管状小袋基部来自特殊细胞组织,这些细胞成功产生羽毛。特殊细胞由皮肤外层真皮层和一薄覆盖细胞构成,所以羽毛部分来自皮肤组成,表皮细胞提供羽毛生长所需的养分和色素。成熟羽毛是已死亡的结构,而发育中的羽毛由表皮、脑质皮和骨髓三种细胞组成,快速生长到正常大小后营养供应停止,留在小囊中的羽毛成为非活结构体,羽毛脱落后小囊中的冬眠细胞受刺激可再生。

羽毛的营养需求:

遗传、荷尔蒙平衡和营养都会影响正常羽毛的发育,但饲料营养的适宜性是影响鸽子羽毛结构和生长的主要因素。

蛋白质是羽毛的主要成分,过去的研究多集中在羽毛合成的氨基酸需求数量上。羽毛是外胚胎层衍生的天然蛋白物质,主要角质蛋白质分子量约为11000,具有不溶解性,含有大量双硫化物结合物。虽然羽毛氨基酸组织可能存在差异,但经常残留在羽毛中的有丝氨酸、甘氨酸、胱氨酸和脯氨酸。羽毛的蛋白质含量为89% - 97%,饲料中的氨基酸在合成羽毛角质时涉及含硫氨基酸(胱氨酸和蛋氨酸)。胱氨酸是角质的主要成分,蛋氨酸与胱氨酸的转变有关,这种转变发生在羽毛小囊和肝脏。羽毛中含硫氨酸的比例远高于肌肉组织,这些氨基酸最初稍有缺乏就会导致羽毛发育不正常。

维生素与矿物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在羽毛发育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在鸽子饲料中,维生素E缺乏会导致羽毛畸形,血液从羽毛髓流出,维生素B6、泛酸、叶酸、维生素H或尼古丁酸不足时也有类似情况。在正常骨骼和生长中的小母鸽羽毛发育中,锌(Zn)是唯一存在的矿物质元素,有特殊需求。

鸽子长羽速度的快慢:

鸽子体内“隐性性连遗传的基因”控制快速长羽,“显性对偶基因”使羽毛生长缓慢。在其他禽类中,这种基因常用于性别鉴别,母性种胚细胞携带隐性快速长羽性遗传因子。

在孵化时,雌性乳幼鸽携带的该基因对翅膀羽毛发育的作用比雄性幼乳鸽更为显著和快速,简单来说,羽毛生长速度受性别影响。研究表明,年轻鸽子对胱氨酸等氨基酸的需求在性别间的羽毛生长速率上稍有差异。

热的损失与羽毛:

在鸽舍饲养条件下,成熟鸽子不可避免地会不断损失羽毛。羽毛总损失量的增加可能与鸽舍、巢舍接触面、金属表面、饲料槽、饮水器具等造成的擦伤有关,但通常不显著。鸽子相互啄羽是羽毛掉落的主要方式,这与体热产量增加或饲料效率代谢率下降有关,育种期间混合饲养的育种效率与羽毛覆盖情况也有显著关系。

落毛的鸽子对热能的需求量比羽毛正常的鸽子高出约85%。落毛的热能成本就是对热能的需求,羽毛的再次生长依赖荷尔蒙,甲状腺荷尔蒙直接作用于临时羽毛乳突可证明这一点。荷尔蒙不平衡,特别是甲状腺分泌方面,不仅会引起羽毛形态和黑色素的改变,还会影响换毛时间。了解和重视羽毛结构在养鸽范畴内对种鸽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成为优秀养鸽者的必备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