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上海信鸽史中的杰出前辈:周延禧、欧阳惠民与徐可久

上海信鸽史中的杰出前辈:周延禧、欧阳惠民与徐可久

  • 更新日期:2025-03-26 18:03:31
  • 查看次数:

全国广大鸽友对上海解放前到建国后养鸽前辈的了解,可能最多只知道几个人,对于李梅龄和汪顺兴知名的大师以外,与其同时期的养鸽前辈,可能还未听说过。笔者自本篇起,以上海信鸽史料为根据,给广大鸽友介绍载入上海信鸽史册的养鸽前辈。载入上海信鸽史的前辈共有68位,按出生年龄大的先后排列介绍。(依据《上海信鸽史》资料)

第一篇发出后,笔者看到下面的一位鸽友留言是这样说的:“那都是历史,有多少水分呢?如果想的话你就陪他们去吧”。

笔者认为:不管是社会发展的哪个阶段历史,以及各类题材、各行各业的历史,我们后人都应该实事求是地继承历史和尊重历史。这位留言者还出言不逊,肯定是少家失教、缺德少知之徒。笔者认为对待历史也可以“一分为二”地去分析、去理解。把前辈有益的东西接过来,你认为不可取的可以不予理睬,何必口出污秽呢!为什么不能以探讨的方式评论呢!希望有这种行为的鸽友改一改这种毛病。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几位重要的上海信鸽前辈:

周延禧(1910--2002)

周延禧是上海宝山月浦镇人,是鸽界的重要前辈。他曾任西门子洋行长沙办事处翻译、中央银行科员,并于1935年9月进入中央信托局,在购料处任职,先后派往上海、香港、重庆、印度加尔各答等地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出现引进欧美名系鸽的浪潮,周延禧是其中的一员,为我国信鸽活动作出了积极贡献。

1947年1月,他从印度加尔各答回到国内,带回了一批名鸽和信鸽杂志,在自家住宅的阳台上搭建了一个大鸽棚。他还从同乡胡桂桢处用15两黄金选购了20羽日本军鸽,并不断培育和发展自己的优良赛鸽。在一系列竞赛活动中,他的赛鸽表现优异,曾先后参加中国胜利信鸽协会、上海信鸽协会和中国信鸽协会。1949年放飞南京时,他放出的29羽赛鸽中有27羽归巢,并且囊括了前五名。此后,在潼关、兰州、镇江、宿县、兖州、固镇、滁县等地的比赛中,他也取得了高位名次。

欧阳惠民前辈

欧阳惠民出生于1911年,是一位香港养鸽家和育种家,职业为摄影师,经营照相器材。他曾在上海师从李梅龄学习养鸽,并于1939年前往香港经商,随身携带了一批优秀的良种鸽。李梅龄还赠送给他一对“759”飞天津比赛冠军的子代。欧阳惠民利用这些优质种鸽与国外优良品系进行杂交,成功育成了“欧阳氏鸽”。在历次比赛中,“欧阳氏鸽”获得了不少好成绩。例如,他曾两次获得国际赛冠军,一次是在日本国际外围组冠军(从广岛到大阪,全程420公里),另一次是在1960年的日本国际世界总赛第23名(从东京到松山,全程420公里)。这一成绩在亚洲区排名第2,在香港区则为冠军。同年,他还获得了加拿大国际比赛第5名。在香港农展鸽赛中,他更是囊括了冠军和亚军。

欧阳惠民不仅是香港鸽界的元老,也是上海鸽界的元老。他对我国信鸽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徐可久

徐可久是上海鸽界的老前辈,早期就开始养鸽,并参加了“上海信鸽协会”举办的多项比赛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上海沦陷后,日军不准百姓养鸽,信鸽活动被迫转入地下。他与部分鸽友积极参加鸽集,在每周日下午聚集于永安公司九重天的天韵楼,喝茶谈鸽、观赏品鸽,坚持活动。

抗战胜利后,“中国胜利信鸽协会”成立,徐可久出任监事。1950年该协会分成两大组织:一是“中国信鸽会”,主任委员是朱永年;二是“上海信鸽会”,理事长是李梅龄。徐可久是“上海信鸽会”的会员,并在50年代中后期出任理事长。在他的领导下,“上海信鸽会”积极开展比赛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61年,“上海信鸽会”组织放飞北京的比赛时,徐可久获得了第4名,在其他一系列比赛中也均取得了佳绩。

这些前辈们不仅在赛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更为我国信鸽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应该铭记他们的贡献,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