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摸鸽系”鉴鸽:经验与现实的碰撞

“摸鸽系”鉴鸽:经验与现实的碰撞

  • 更新日期:2025-03-27 13:58:44
  • 查看次数:

2014年7月1日,结束外地采访回京的我,前往北京摄影城购置摄影器材。事情办妥后,我像往常一样,来到集美家具城车队的好友于振河先生那里稍作休息。每次和于先生见面,畅谈鸽经都是一大乐事。这次交谈中,于先生提及的一个名词——“摸鸽系”,瞬间勾起了我的兴趣,我不禁追问,让他详细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鸽界,各种鸽系的说法屡见不鲜,但“摸鸽系”却着实鲜有所闻。原来,“摸鸽系”指的是众多大师、名人以及信鸽爱好者在鉴赏和品评信鸽时,常常凭借手感和外观来判断一羽信鸽的优劣。他们只需将鸽子上手一摸,就能判定其好坏,这便是所谓靠手感和外观鉴鸽的“摸鸽系”。

上手鉴鸽依靠的是养鸽人多年经验的积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理。可以说,上手鉴鸽是个人基于对信鸽的喜爱而做出的主观判断,是经验之谈。然而,这种主观的经验判断是否准确,我们需要客观地一分为二看待。事实上,不少优秀的鸽子就因为这种判断方式而被埋没。

于先生给我讲了一个发生在北京鸽界的真实故事。京城有一位赛鸽高手,在鸽界颇具实力和影响力。他的鸽棚里有两只外系鸽子,一只是万德维根血系的雄鸽,摸起来浑身是毛,手感极差,怎么摸都不顺手。而且这只鸽子平时在笼子里还算老实,一旦有人进棚,就会在棚里横冲直撞、乱飞乱闹,让主人十分不满。另一只从超级魔力处买来的贺伯特血系的鸽子,也是同样的状况。

主人给贺伯特打电话询问,贺伯特只是说:“你呀,先试试,我不多说什么。”但这位赛鸽高手凭借自己多年的养鸽经验和鉴鸽水准,还是把这羽贺伯特血系的鸽子转让处理了。对于万德维根血系的那只鸽子,万德维根来北京时,他向万德维根抱怨:“你看看,这鸽子摸起来像柴火一样,脾气还特别大,我都没敢用它参赛。”万德维根则建议:“我的鸽子你随便换也行,不过我劝你试试它的下一代。”可惜,他并没有听取这个建议。

后来的事实却让人意想不到,这两只鸽子的后代在赛场上表现优异,成绩出色,而且它们的长相、手感和性格与亲代相比,也有了很大的不同。此时,这位赛鸽高手才感慨道:“谁真懂鸽子啊?光靠摸是不行的!”

在鸽界,上手鉴鸽、依靠“摸鸽系”判断赛鸽优劣的方式被广泛运用。但同时,鸽界也流传着一种说法:那些摸上去手感优秀、圆滑顺手,看上去外观漂亮的鸽子,在比赛中往往容易丢失。这其实揭示了一个道理:赛鸽是一种客观行为,仅仅依靠主观判断很难准确断定一羽赛鸽的优劣,否则很容易陷入经验主义的误区。判断赛鸽优劣的最佳方式,还是要让它们在赛场上接受考验,通过放飞实践来一决高下。

当然,并非所有鸽子都需要通过赛场来验证其价值。赛鸽本身是一门综合艺术,一羽赛鸽首先要有一定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过硬的家族血统和优异的家族竞赛史,二者紧密相连。也就是说,这一家族和这路鸽子的血统要有优秀的赛绩作为支撑,这是关键所在。抓住这条主线,再辅以得当的育种方法,这样的赛鸽才有可能稳定发挥甚至超常发挥,给鸽主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