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筋骨辨别之道:解锁飞行奥秘
- 更新日期:2025-03-27 14:01:26
- 查看次数:
在赛鸽的世界里,筋骨是其飞行的根基。如同人类若患有骨质疏松、软骨病或佝偻病等会影响行动能力一样,鸽子骨架不佳,飞行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赛鸽要想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一身强壮的筋骨必不可少。然而,鸽友们没有专业的仪器仪表来精准判断鸽子筋骨的好坏,那该如何辨别呢?其实,凭借我们的眼睛观察和手感触摸,就能大致判断鸽子筋骨的优劣。这里所说的筋骨,不仅指骨架,还涵盖了软组织系统,它们共同构成赛鸽飞行的基础,任何一部分表现不佳,都难以让赛鸽在比赛中取胜。
骨架:赛鸽身体的坚实支撑
骨架之于赛鸽,就像汽车外壳保护人体免受外界伤害一样,它包裹着鸽子的器官,保障内脏安全并维持正常的供血、呼吸和营养输送等功能。那么,如何辨别鸽子骨架的好坏呢?从外观体型入手是个不错的方法。
不同赛程的赛鸽在体型上有一定差异。中短程赛鸽一般站立呈 45 度角,腿部直立,昂头,颈子挺直,身体微微放平,两腿微微弯曲;而中长距离赛鸽则昂头,颈子收缩。在体型方面,中短程赛鸽的身体(骨架)偏短,中长程赛鸽的身体(骨架)略长。赛鸽名家詹森对鸽体有过相关表述,前期认为是苹果状,后期提出梨状体型,相对而言,梨状体型更为准确。梨状体型的赛鸽具有高龙骨(前胸高而宽)、背部凸的特点。若幼鸽背部凹陷,往往是喂养不佳,骨质不健康的表现,还会压迫肺部,影响呼吸。因为鸽子的肺位于背部区域,背部空间大小直接影响呼吸空间,就像人类的肺扩量,患有鸡胸的孩子骨骼发育不良,而举重运动员的体型能承受较大压力,赛鸽也是同理,细腰乍背也是力量的体现。此外,船型体型和筒状体型也属于好体型,但相比之下,梨状体型更受青睐。
判断骨架好坏还可以通过手感。当手握鸽子时,若鸽子会挣扎,能感觉到鸽体前冲,有上飘的手感,尾下勾,翅膀向下或向两边用力,这都是好筋骨的体现。需要明确的是,鸽子飞行依靠的是软组织而非骨骼,软筋如同发动机,带动骨骼和肌肉运动,骨架则起到保护作用。很多鸽子骨头受伤,但只要软组织尤其是上膊骨的软筋未伤,仍可归巢。
若鸽子翅膀向上用力,尾部向上,鸽体没有上浮感觉,则代表筋骨力量差。还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挤压翅膀里的肩胛骨,硬且不外张说明骨架好。上膊骨应短于尺骨且粗壮,从侧面看要厚实。龙骨应前高后低,耻骨与胸骨尾部接近一指或一指半,耻骨要紧而硬且有弹性,握在手里有骨感为佳,这样软筋才能快速带动骨骼关节和肌肉运动,就像我们欣赏游泳运动员饱满有弹性、均匀光滑且无赘肉的肌肉一样。总之,平衡感不好的鸽子很难成为优秀的赛鸽。
软筋:赛鸽飞行的动力之源
判断软筋情况,除了前面提到的握鸽感受外,拉开鸽子翅膀也是一种方法。若拉开翅膀时,能感到翅膀收缩或抖动,说明软筋状态良好;若没有反应,这样的翅膀在飞行中作用不大。一般来说,中远程鸽子翅膀的反应不如中短程鸽子明显,但仍需有力。此外,羽毛紧也是筋骨肌肉有力的表现。
总之,鸽友们在挑选赛鸽时,要综合考虑骨架和软筋的情况,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触摸,才能选出筋骨优良、具备飞行潜力的赛鸽,让它们在赛场上一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