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信鸽史中的杰出前辈:王文林、冯兆之与章柳芝
- 更新日期:2025-03-27 17:55:12
- 查看次数:
在全国鸽友的认知里,对于上海从解放前到建国后的养鸽前辈,大多仅熟知李梅龄和汪顺兴等知名大师。然而,在那个时代,还有许多同样为信鸽事业做出开拓与奠基贡献的前辈,可能鲜为人知。自本篇起,笔者将依据上海信鸽史料,为广大鸽友逐一介绍那些载入上海信鸽史册的养鸽前辈。这些前辈共有68位,将按照出生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呈现,资料源自“金永昌、俞汉勤、陈光甫、庄妙福、周丕声、顾澄海”编著的《上海信鸽史》。
首篇文章发出后,有一位鸽友留言道:“那都是历史,有多少水分呢?如果想的话你就陪他们去吧。”对此,笔者认为,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历史阶段,无论涉及何种题材、哪个行业的历史,后人都应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继承、发扬并尊重历史。这位留言者不仅言语不当,甚至可以说是缺乏家教、品德缺失、不尊重师长与先辈,实乃不孝之徒。对待历史,我们理应“一分为二”地分析和理解,汲取前辈有益的经验,对于不可取之处则不予理会。毕竟,每个人都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记,何必恶语相向呢?为何不能以探讨的方式理性评论呢?希望有此类行为的鸽友能改正这种不良习惯。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三位养鸽前辈。
王文林:“王氏西翁”的传奇之路
王文林,1931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46年,他来到上海,并于1949年开启了自己的养鸽生涯。在上海养鸽名家陈飞鸿的影响下,他对法国西翁系信鸽情有独钟,且这份热爱经久不衰。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他在中长距离信鸽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他的赛鸽曾获得徐州4名、洛阳9名、孟塬冠军、兰州3名、57名、63名、西宁41名、澳门125名等佳绩。
王文林为人忠厚老实,不善言辞,但他培育的种鸽却备受认可。四川等地的鸽友引进他的种鸽后,在比赛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因此他被大家尊称为“王氏西翁”。2004年,在上海市第六届会员大会上,他被授予荣誉委员的称号。
冯兆之:鸽界多面手的辉煌战绩
冯兆之同样出生于1931年,来自浙江余姚。他少年时代就与信鸽结下了不解之缘,1951年加入了由徐可久为会长的上海信鸽会。此后,他在鸽协中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先后任竞翔组副组长、副会长兼竞翔组组长。1964年上海市信鸽协会成立后,他担任静安区鸽协大组长,1984年后任静安区鸽协副秘书长兼竞翔组组长。他还是上海市信鸽协会第二届至第四届委员,老年鸽友联谊组发起人和三人领导成员之一,并荣获上海市信鸽协会荣誉委员称号。
在赛鸽成绩方面,冯兆之更是成绩斐然。他参加了各个级别的信鸽比赛,斩获众多奖项。其中包括2000公里42名,1000公里第3、5、8、9名,兰州、天水24、56名,青岛冠军,徐州1、3、6、8、10名,蚌埠1、4、6、8名,滁县1、5、8、10名,国家赛郑州第50名等。此外,在厦门、福州、石家庄、北京、武汉等地的比赛中,他的赛鸽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章柳芝:鸽协后勤与竞翔的坚实守护者
章柳芝出生于1931年,浙江上虞人。1947年,他开始养鸽,并于1952年加入中国信鸽会。他参加过众多重要赛事,如1966年的潼关、1967年西安、1968年潼关以及洛阳、郑州、德州、兰州、武威、福州、厦门、广州等多次比赛。
1964年上海市信鸽协会成立后,章柳芝担任执委、常委。70年代后期,鸽协处于无人管理的艰难时期,部分会员自发组织起来坚持活动,他成为了四人核心小组成员之一。1984年中国信鸽协会成立后,他成为中国协第一批一级裁判。
章柳芝长期负责鸽协的后勤和行政工作,多次担任竞翔司放长。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不辞辛劳,无论是短程、中程还是超远程的放飞任务,他都能圆满完成。2000年,在第五届上海市信鸽协会代表大会上,他被授予荣誉委员的称号。
这些养鸽前辈们用自己的热爱和坚持,为上海信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