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信鸽史中的杰出前辈:叶利华、徐仰德与肖宝庆
- 更新日期:2025-03-28 11:27:29
- 查看次数:
在全国鸽友的认知里,对于上海解放前到建国后的养鸽前辈,大多仅熟知李梅龄和汪顺兴等知名大师,而同期还有众多养鸽领域的开拓和奠基者鲜为人知。从本篇起,笔者将依据上海信鸽史料,为广大鸽友介绍那些载入上海信鸽史册的养鸽前辈。这些前辈共有68位,将按出生年龄从大到小依次介绍,资料来源于“金永昌、俞汉勤、陈光甫、庄妙福、周丕声、顾澄海”编著的《上海信鸽史》。
首篇发出后,有鸽友留言质疑:“那都是历史,有多少水分呢?如果想的话你就陪他们去吧。”笔者认为,无论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对于各行各业的历史,后人都应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继承、发扬和尊重。这位留言者不仅质疑历史,还出言不逊,实乃缺乏家教、道德和知识,有灭师欺祖、不孝之嫌。对待历史,我们应“一分为二”地分析与理解,汲取前辈有益的经验,摒弃不可取之处。每个人都会在历史中留下印记,我们应以探讨的方式评论,而非恶语相向。希望有此类行为的鸽友能改正这一毛病。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几位养鸽前辈:
叶利华:鸽协发展的推动者
叶利华出生于1936年,祖籍浙江宁波。他有着丰富的体育工作履历,曾任徐汇区少年体校政治教导员、副校长,一少体校校长等多个重要职务。中学时代,叶利华便开启了养鸽之旅。1976年,鸽协恢复活动,他加入其中,并成为四人核心小组(张顺奎、禾苗道、章柳芝、叶利华)成员,负责竞翔工作。1984年,徐汇区信鸽协会成立,他担任秘书长。任职期间,叶利华注重团结同志,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集体团队精神,带领徐汇区鸽协在文明养鸽、竞翔、科研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多次获得区体委领导的赞扬。1998年起,他担任徐汇区鸽协副主席,积极支持秘书长工作,为信鸽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徐仰德:汪种鸽的传承者
徐仰德出生于1937年,浙江宁波人。少年时期,他就与鸽子结下不解之缘,50年代分别加入“中国”“和平”“沪西”信鸽会。1964年,上海市信鸽协会成立,他成为第一批会员,并担任过协会竞翔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副秘书长、上海赛鸽俱乐部主任等职务。1965年,徐仰德拜上海鸽界前辈汪顺兴为师,此后专注于饲养汪种鸽。在汪顺兴的悉心指导下,他刻苦钻研育种和鉴定赛鸽的技术,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和赛绩,如1965年北京赛第3名,1977年兰州赛第26名,1981年西宁赛分别获得第9名和第26名等。
肖宝庆:鸽缘一生的传奇
肖宝庆出生于1937年,广东潮阳人。12岁时,他用压岁钱买了2对鸽子,在阳台用肥皂箱搭建鸽棚,开启了养鸽生涯。他的邻居郭豫刚养有从李梅龄、张志清等前辈处引进的优良品系鸽,郭豫刚慷慨送鸽,并帮他结识了李梅龄的儿子李天圻和张志清,使他的鸽棚不断充实。他还向赵福兴、徐可久、何家梁等名家学习养鸽知识,到1957年参加和平信鸽会时已小有名气。通过不断引进、交流和摸索,他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育种、管理和饲养方法,在竞翔中成绩斐然,赛绩包括1969年张掖赛第16名,1994年杨浦区1000公里冠军等。如今,他的公子肖泽勤(肖氏父子鸽舍)也是养鸽赛鸽界的名人,凭借空中乘务工作的便利引进欧洲大量名鸽,在上海市级大赛中屡获佳绩。
这些养鸽前辈用自己的热爱和努力,为上海信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