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回归本真:探寻养鸽的简单之道与成功标准

回归本真:探寻养鸽的简单之道与成功标准

  • 更新日期:2025-03-29 08:52:43
  • 查看次数:

在当今的养鸽圈子里,养鸽这件原本纯粹的爱好,被不少鸽友和名家人为地复杂化了。他们动辄提及好血统、好体型、好眼砂,甚至把鸽子遗传学、基因排列、动物医学等专业知识搬出来,仿佛养鸽成了一门高深莫测的高科技学问,好似养鸽子比克隆羊技术还要复杂。网上一些文章对鸽子的评说更是夸张,仿佛不学习几年动物医学、不钻研动物遗传学、不拿到动物学博士学位,就没有资格养鸽子。

然而,那些真正在赛鸽场上取得优异成绩的鸽主,往往并非博士。他们只是秉持着认真饲养的态度,仔仔细细地观察鸽子的生活习性,经过长年累月的配种尝试,享受着训放的过程,以愉悦的心情参与比赛。他们凭借的是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里自然有一些技术和技巧是不会轻易外传的。在与其他鸽友交流时,为了顾及情面,他们可能会把事情说得复杂一些。久而久之,养鸽就被渲染得越来越复杂,形成了如今“复杂即好”的怪象。

其实,通过总结自己养鸽以及与有成绩的鸽友交流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好成绩的鸽子是有一定标准可循的。如果无法确定种鸽的血统优劣,观察其子代的表现就能判断这窝鸽子是否值得留下参赛。

优秀的小鸽子具有以下几点明显的基因传承特征: 其一,鸽子蛋外观硬实、个头大、色泽洁白且表面光滑; 其二,小鸽子出壳后,绒毛清晰、身体洁净; 其三,小鸽子非常安静,仿佛还未完全来到这个世界; 其四,生长速度比一般鸽子快,抢食积极,父母进窝时反应强烈; 其五,出生一个星期后,鸽窝开始保持干净,直至25天大时,窝里基本不见鸽子粪便。这些标准在小鸽子未离窝前就可作为评判依据。

再来说说鸽子出生后的训放标准。通常,鸽子在45天左右开始家飞,经过一段时间的家飞训练,到三个月大时,就可以进行选择性淘汰了。首次训放距离设定为一百公里,能够在当天或第二天归巢的鸽子予以保留,之后才回来的则淘汰。不要轻信那些所谓的鸽子磁场、定位理论,如果三个月大的鸽子连一百公里外的家都找不到,很难说它是优秀的赛鸽。

保留下来的鸽子继续家飞训练,到四个月大时,进行二百公里训放。同样,只保留在第一、二天归巢的鸽子,这些鸽子将获得参加比赛的机会。这里所谈的,只是鸽子的基本标准,不涉及其他复杂的理论。

以我自己的养鸽经历为例,我参加南京兆尊杯百万大奖赛获得62名的几羽鸽子,正是采用了上述方法和标准进行筛选和训练的。以上是我个人的养鸽经验分享,不喜勿喷,希望能给广大鸽友带来一些启示,让养鸽回归到简单而纯粹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