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苏北鸽王贾培:从新手到强豪的蜕变之路

苏北鸽王贾培:从新手到强豪的蜕变之路

  • 更新日期:2025-04-09 07:56:22
  • 查看次数:

在江苏沛县,有一位声名鹊起的鸽友——贾培。他以21年翔宇公棚大团体冠军,22年陕西慧能五关鸽王冠军,23年慧能小团体冠军、大团体亚军的出色赛绩,在鸽坛中崭露头角。尤其是他在指定鸽赛中强取豪夺般的打法,给鸽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这位苏北鸽王实战家实至名归。

为了揭秘贾培的赛鸽之道,我们亲往江苏沛县进行采访。及至见面,却发现大名鼎鼎的贾培是一位80后鸽友,面对镜头和采访还带着几分腼腆和不安。

贾培的养鸽之路始于童年。八岁时,他在自家墙边用木板搭起鸽子窝,那是他最初的鸽舍。父母看他养鸽子有了责任感,不但没有阻拦还特别地支持。父亲常到上海、苏州出差,经常会给他带那边的鸽子回来,是带足环的信鸽,当时他就觉得信鸽比家鸽要高级得多。十几岁的时候,他知道鸽子可以比赛,于是也加入了信鸽协会。那时候他不懂养鸽技术和手法,偶尔送鸽参赛完全凭鸽子自己去飞,最好的成绩得过一次季军。

及至学业结束走向社会,创业的激情和生意上的应酬,占据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不得不暂时放下深爱的鸽子。经过八九年的奋斗,事业的根基逐步稳固,也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当时间变得稍微充裕点时,他突然就想起了鸽子,于是2013年重新起棚引种。当稍加了解当时的养鸽环境之后,发现养鸽子不仅是爱好,养好了还能有丰厚的回报,于是重新养鸽有了明确的目标,希望养最好的鸽子,走向更大的赛场。

当确定主打公棚赛之后,便到公棚的拍卖会上拍鸽王,目的就是以胜制胜。起初去得最多的是南京的铁鸽三项。记得有一年赶上下大雪,本来平时去南京只要三四个小时的车程,那一次开了足足12个小时才到,现在想想,若不是为了鸽子,可能根本做不到。

二次起棚,他的种鸽几乎都是从公棚拍回来的鸽王,同时一边作育一边参赛一边筛选,但起初的几年成绩并不理想。他当时也有一点懊恼和沮丧,钱花了不少,却没有多大的反响。后来仔细想想,主要还是自己养鸽的资历太浅,技术、方法和思维都太受局限。为此,他就尽可能地多参与信鸽活动,希望能开阔眼界,找机会向高手学习。

然而,作为一个年轻的新手,他所认识的鸽友非常有限,参加信鸽活动时,也很难有机会和那些名家高手交流,很多次鼓起勇气硬头皮去搭讪,也经历了不少尴尬的场面。

重新起棚后他很努力,以为在赛场上只要肯付出就一定有回报,结果慢慢地才发现,信鸽比赛好鸽子才是关键。为了得到好鸽子,他决定走出去,到那些真正飞得好的鸽友家里去引种。

经过多方的了解,2016年他去拜访北京中华鸽业张中华老师,并从他那里引进了几羽种鸽。这一次引种,使他深深地意识到了鸽子是鸽友之间最好的桥梁和纽带。因为这几羽鸽子,他经常向张中华老师请教,张老师也不想他的鸽子在自己手中被荒废,给了他许多建议,让他获益匪浅。随着他们交流不断加深,2018年,张中华老师正式答应收他为徒,让他一下感觉有了靠山,不再孤立无援。

自从有了师傅的引导,他能够接触到更多养鸽名家,养鸽的眼界大开,也就是从那之后,他的养鸽成绩开始明显上升,直到夺得慧能的五关鸽王冠军和大小团体的冠亚军。

从贾培的简单陈述中,能明显地感觉到张中华老师是他从养鸽新手成长为赛鸽强豪的关键,遇到了好的老师,得到了好的鸽子,才成就了他这位苏北实战鸽王。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贾培虽然有了名师指点,要想在激烈的赛场上有所收获,一刻也不敢怠慢。在采访中,他的妻子说贾培自从养了鸽子,朋友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