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鸽交棚前的注意事项与技巧
- 更新日期:2025-04-10 19:03:28
- 查看次数:
四五月份是秋棚交鸽的高峰期,六七月份也是春棚交鸽的高峰期。许多鸽友向我咨询,在幼鸽交棚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因选鸽和交鸽不当而错失获奖机会。
针对这些问题,我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对鸽友们有所帮助。
一、仔细阅读公棚比赛章程
- 核实公棚合法性:首先,鸽友们应仔细阅读公棚的比赛章程,关注主办方和监赛方的信息,确保公棚是合法组赛和监赛的。
- 了解决赛关翔距:查看公棚章程中关于决赛关的翔距规定,明确是460公里、480公里、500公里还是520公里的决赛关比赛。然后,对照自己的幼鸽上代和平辈属于哪一翔距赛程优势的赛鸽,做到心中有数。
- 选择合适的公棚:我建议,500公里以内的获奖优胜鸽子代,可以交500公里以内翔距决赛的公棚参赛;550公里加赛的获奖优胜鸽子代,可以交500公里以上级翔距决赛的公棚参赛。
二、关注幼鸽健康度
- 观察幼鸽外观:注意观察幼鸽的羽毛、羽条、骨架、耻骨以及食欲和进食量。
- 检查幼鸽健康状况:每天清晨检查幼鸽粪便是否正常,查看是否有体内虫、毛滴虫或由于幼鸽应急而引起的应激粪便。如有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 关于幼鸽耻骨:耻骨并不是闭合得越紧越好,也不可过于松动。要结合幼鸽的日龄和上代亲鸽耻骨遗传的特点来判断。有些幼鸽的耻骨会随着日龄增长而变化,但每羽幼鸽的变化特征并不相同。
三、掌握选送鸽的交鸽日龄
交鸽日龄的选择非常重要。过早交鸽可能导致幼鸽发育尚未成熟,一些幼鸽的缺陷可能随着鸽龄增长而逐步显现,从而造成鸽友对选手鸽的误判。
四、观察和记录幼鸽的外貌特征
在幼鸽交棚前,应仔细观察和留意幼鸽的外貌特征,特别是与其他鸽子不同的特点。如羽色(注意幼鸽头部、眼角、尾部、裆部及羽条主羽副羽不同位置的羽色特点)、是否有玉嘴、玉爪及毛爪的特征。必要时应做好记录并拍照备存,以便于公棚探视缴费时逐项核对。这一做法非常必要!
以上几点供鸽友们参考,希望大家能选送出优质满意的幼鸽,并听到公棚赛飞获胜的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