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种鸽健康与繁殖效率:科学管理与精心护理的指南
- 更新日期:2025-04-12 07:27:41
- 查看次数:
-
运输后恢复:种鸽在长途运输后,应先放置于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以减少光照刺激,促进体力恢复。初期应优先供给饮水,并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多种维生素,如速补-14、维补-18等,浓度为每千克水中1.5-2克,连续饮用0.01%高锰酸钾水或5%葡萄糖水。
-
控制喂料与药物预防:运输后的前几日,喂料量需严格控制,第一天喂料量为平时的40-60%,随后逐渐增加,三天后可恢复到正常水平。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喹乙醇、环丙沙星等药物,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注意保持饲料配方的稳定,避免频繁变动。
-
笼舍消毒与隔离观察:运输前后的笼舍需彻底消毒,并增加消毒频率。严格控制人员出入,特别是避免儿童和其他动物的干扰。对于未接种疫苗的种鸽,应在装鸽或到鸽后7天内进行疫苗接种,如新城疫苗、鸽痘等。
-
雌雄鸽分棚饲养:雌雄鸽应分棚饲养,以避免不适当的配种时间,确保繁殖的健康和幼鸽的质量。分棚饲养还有助于更好地管理种鸽,避免资源的浪费,并且能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
-
雌雄鸽混养的危害:混养可能导致不适宜的配种时间、错误的对象配种、利用良种雄鸽的不充分、后代血缘不清晰以及影响正常采食等问题。因此,建议在配种期之前进行分棚饲养,确保种鸽能集中精力采食,同时有利于进行科学的配种管理。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种鸽运输后的应激反应,增强其抗病力和免疫力,从而为未来的繁殖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