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鸽配对:时机与环境的精妙艺术
- 更新日期:2025-04-28 08:46:07
- 查看次数:
在鸽友的世界里,常常有人认为种鸽配对不过是将相中的雄雌鸽子凑在一起,实则不然,这其中蕴含着大学问。
种鸽的情绪和生活环境对配对及后代的影响不容小觑。当种鸽受到惊吓,或是长期处于精神恐惧的环境中,情绪持续不稳定,就会引发一系列生理问题。神经调节紊乱,释放出不必要的神经介质,进而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这不仅会影响神经及大脑皮层,打乱机体的正常环境,还会破坏细胞代谢场所,使机体的内外平衡和协同作用被打乱。其结果是种鸽抵抗力下降,性欲减退,变得少食多病,甚至出现遗传缺陷或返祖现象。
对于关在“死棚”里的种鸽而言,情况更为严峻。活动空间受限,光照不足,鸽舍卫生条件差,再加上种鸽之间争斗撞击致伤等因素,会改变机体的生化代谢。这样一来,子代难以继承亲代的优点,表现出精神不振、羽毛疏松、眼沙变浅、稀便、体质下降等症状。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仔鸽的素质,使其失去归巢的能力。当仔鸽成年放飞时,会出现两种糟糕的情况:一种是虽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但缺乏强烈的归巢记忆力,放飞后乱飞乱闯,在四周回旋,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另一种是虽有归巢的记忆力,但体力不佳,中途跟不上鸽群,失去了竞翔的意义。
由此可见,配对的时机和环境至关重要。引进的种鸽最好与本地鸽相配,这是一种非常明智的做法。在哺育幼鸽时,能保证有一只亲鸽自由飞翔,去寻找天然元素,这对幼鸽的身体发育极为有利。同时,还能避免引进的种鸽因长期关养而导致素质退化和遗传缺陷,弥补因外地引进种鸽在气候、地理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在配对前,鸽友们需要做足功课。要详细了解原主人的饲养习惯和巢房环境,尤其是当种鸽经历失恋时,掌握其习性可以缩短它对新配偶的冷漠期,避免情绪低落等不利影响,让种鸽能早日适应新的巢房。
配对过程也有技巧。一开始不要直接将种鸽关在一起,可以先用筛网之类的东西将它们隔开,让它们能互相看见却无法接触。这样既能避免争斗造成彼此伤害,又能诱发它们的情欲。等双方“谈情说爱”一段时间后,再让它们合居一室。配对成功后,要为它们营造一个温馨的蜜月环境,减少其他鸽子的干扰。比如在巢房附近架设一些小屏隔,有助于交尾顺利进行。
此外,在日常与种鸽的接触中,也要格外注意。不要过多抓握种鸽,加强与它们的亲和训练,切勿惊吓到它们,以保证种鸽的神经系统及内分泌能正常调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种鸽配对的质量,培育出优秀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