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赛鸽性实践:从探索到成熟的关键历程

赛鸽性实践:从探索到成熟的关键历程

  • 更新日期:2025-04-23 21:21:17
  • 查看次数:

赛鸽在经过性学习,且体内性器官发育成熟后,便步入了性实践阶段。这一阶段是赛鸽向性成熟过渡的重要时期,对其未来的作育与繁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性实践时期极易受到气候、光照等因素的影响。春季,光照时间逐渐增长,赛鸽体内原本储存的生殖能量也在此时被激活。雄赛鸽的性器官发生显著变化,睾丸逐渐增大,精原细胞开始分化成精子,雄性激素分泌旺盛,性欲明显增强。而雌赛鸽的卵泡也在悄然发育,逐渐成熟并贮存大量卵黄,突出于卵巢表面,雌性激素的分泌也随之增强。当性器官从非繁殖状态转变为繁殖状态,雌雄赛鸽便开启了性实践之旅。

一、接吻:激情与风险并存

赛鸽的接吻行为表现为雌鸽嘴喙伸入雄鸽口腔,或雄鸽嘴喙伸入雌鸽口腔,并进行类似育雏呕吐的动作。通常情况下,雄赛鸽在这一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引导雌赛鸽参与。这种接吻行为有助于激发雌雄双方的性欲,使它们迅速进入最佳状态。然而,接吻也存在一定“风险”。在接吻过程中,赛鸽可能会传播一些病原体,如毛滴虫、球虫、鸽副伤寒、鸽瘟等通过呼吸道传染的疾病。因此,在赛鸽繁殖前,鸽友务必确保双方健康状况良好,建议在繁殖前一个月对赛鸽进行毛滴虫、球虫、蛔虫等体内外寄生虫的清除,并做好肠道保健工作。

二、踩蛋:平衡与受精的挑战

雄赛鸽踩上雌赛鸽的背部,尾部朝下,双方肛门接触,瞬间完成交配动作。对于初次进行性实践的赛鸽来说,踩蛋过程充满了挑战。缺乏经验的雄赛鸽在踩背时,往往难以准确找到平衡点,常常需要展开翅膀来维持平衡。这导致交配后,精液仅有一小部分能进入雌赛鸽的泄殖腔,大部分则沾附在雌赛鸽肛门附近的绒毛上,严重影响了雌赛鸽的受精和产蛋。此外,雌赛鸽肛门附近绒毛过多也会对受精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鸽友会在交配时用剪刀将雌赛鸽的绒毛剪薄。同时,交配环境也至关重要。鸽友应为赛鸽提供一个宽敞、安静的交配空间,最好让它们在单独的配对笼中进行交配,避免受到其他雄赛鸽的干扰。交配后,雄赛鸽的精子一部分用于受精,另一部分则贮存在雌赛鸽特有的贮精器中,每隔一段时间释放出来进行受精。

三、产蛋:新生命的孕育与呵护

交配7 - 15天后,雌赛鸽开始产蛋。禽类的产蛋过程大多是连续的,蛋在输卵管中形成后,在输卵管的强烈收缩作用下迅速产出。赛鸽的神经垂体释放的8 - 精催产素是促使雌鸽产蛋的主要激素。在鸽蛋停留于输卵管期间,尖端始终向后,但在即将产出时,鸽蛋会旋转180度,钝端向后产出,这样可以增加蛋与巢盆的接触面积,减少压力,防止鸽蛋破裂。蛋排出时,阴道和泄殖腔外翻,使蛋表面保持干净。通常,第一枚蛋产出后,隔1 - 2天会产下第二枚。初次产蛋的雌鸽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如将蛋产在巢盆外,或孵化一周后停止孵化等。因此,有经验的鸽友会采用“假作育”的方法,将初次交配产的蛋转移给有经验的保姆鸽孵化,同时把保姆鸽的蛋交给赛鸽孵化,这样既能让赛鸽获得性实践的经验,又能确保赛鸽后代的安全。

在鸽界,流传着“头窝蛋,金不换”的说法,认为第一窝蛋更容易孕育出优良个体。然而,从科学角度来看,这种说法缺乏依据。基因的组合是随机且不确定的,只要赛鸽双方优良性状的基因累加较多,在健康状况良好、外界病原体较少等理想条件下,育出优良后代的概率就会增加,并非只有第一窝蛋才能孕育出优质赛鸽。所以,“头窝蛋,金不换”更多是一种心理上的期望。

四、哺育:成长的呵护与引导

赛鸽孵化鸽蛋到一定阶段后,幼鸽破壳而出。此时,赛鸽嗉内壁粘膜层组织中的生发层细胞不断分裂增生,厚度逐渐增加并脱落,形成鸽乳。在初期的1 - 8天,赛鸽会分泌乳状鸽乳喂养幼鸽,后期则逐渐改为投喂颗粒状食物。首次哺育的赛鸽由于缺乏经验,往往无法均衡地喂养幼鸽,导致幼鸽个体差异较大,难以达到优育的目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有经验的鸽友会采用人工辅助的方法进行育雏。

一个月后,赛鸽完成了首次性实践“周期”,正式进入性成熟阶段。在赛鸽性实践过程中,鸽主可以通过人工调控温度、光照等客观因素,间接影响赛鸽的性实践,帮助它们的性行为逐渐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