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赛鸽训练:从雏鸽开始的精心培育

赛鸽训练:从雏鸽开始的精心培育

  • 更新日期:2025-02-07 15:48:57
  • 查看次数:
       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批腊月早春鸽也陆续孵化出巢,开启了它们在养鸽人精心照料下的成长旅程。对于赛鸽而言,胜利绝非偶然,而是饲养者丰富经验、科学管理以及严格训练的成果。及时且妥善地照顾与训练雏鸽,无疑是它们在未来竞翔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环节。

       在赛鸽领域,一直存在着关于血统和训练哪个更重要的讨论。有人认为血统决定一切,然而我坚信,虽然血统对赛鸽归巢有一定影响,但速度更多地依赖于日常训练。要想在赛场上稳操胜券,就必须从雏鸽时期便开展严格训练。

       当我的雏鸽孵出二十天,我就会将它们移出巢箱,让它们自主学习吃食和喝水。在这个过程中,有些雏鸽离巢两三天后仍不会进食,只会乱叫乱窜,甚至把其他鸽子当作父母讨食,这类雏鸽很容易游棚,我通常会选择淘汰。当雏鸽长到二十五日龄左右,表现出伸翅欲飞的状态时,我会把它们捉到一米高的台子上。当它们感到饥饿和口渴时,就不得不往下跳,这既能锻炼它们的胆量,又能增强体质。同时,此时也是练习它们进出活络门的好时机,可有效防止它们翅膀硬了之后游棚。需要注意的是,初次出舍时,最好选择早晨和中午将雏鸽捉到跳板上,因为此时它们面对广阔天地和陌生事物会心生畏惧,很快就会回巢。但经过几天熟悉周边环境后,它们的害怕心理会逐渐消失,可能会乐而忘返。这时,就应改为下午距天黑前一小时出棚,以防止雏鸽在外游荡。

       雏鸽开笼放飞一个月左右,待其体质增强,声音、眼沙发生变化后,便可以进行飞翔能力的训练。训练时要做到早飞、多飞、重复飞。每天早晚各放飞一次,早晨宜在天蒙蒙亮时,下午则在距天黑前一小时。这样的操练,不仅是对体格的锻炼,更是对意志的磨炼。当幼鸽两个月大时,便要开始启蒙训练。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每天早晨可试行扇形群放,每个训放点至少训放五次。下午依旧要坚持家飞,促使它们的骨架、体格、羽毛和眼色都达到强壮状态。

       三个月大的幼鸽,骨架尚嫩,发育尚未成熟。此时训练既要加大运动量,练就强壮体格,又不能过量。在进行 60、90、120 公里放路训练时,下午的家飞要适当暂停,同时增加食料营养,也可借助药物补充。比如,第一天用鱼肝油乳剂拌食,第二天用大蒜油、酵母粉拌食,隔天再用鱼肝油,如此循环。饮水方面,应投放电解质或肝精,以此增强它们的体质,积累实战经验,为日后的竞翔获胜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