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鸽之道:从感觉入手,探寻赛鸽的奥秘
- 更新日期:2025-02-20 10:43:20
- 查看次数:
在赛鸽的世界里,鉴鸽方法可谓是百家争鸣,各有千秋。李梅龄医生秉持“从笼里看”的理念,坚信唯有飞出成绩,才能证明鸽子的卓越。汪顺兴前辈则着重关注鸽子的眼睛,同时也兼顾骨骼与肌肉的考量。这些前辈的经验,无疑是养鸽领域的宝贵财富。
在我多年投身养鸽实践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看鸽子时的第一感觉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当前往鸽友家中参观鸽子,当主人准备捉鸽子给我时,我总会请主人稍慢些,先让我在鸽棚里观察一番。我的目光在鸽棚中快速扫视,凭借瞬间的直觉,指定一只鸽子请主人捉出来,进而展开鉴定。事实证明,这种凭借第一感觉的判断方式,虽不能保证百分百准确,但也有八九分的把握。
一、如何挑选上手的鸽子
一只真正优秀的鸽子,必然在某些方面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当它们身处鸽棚,或安静地停在栖架上,或站立在巢房内,总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雄鸽犹如立马横刀的大将,尽显豪迈风度;雌鸽则似秋水依人的佳人,气质温婉动人。
有些鸽子仿佛具备敏锐的感知能力,当你留意它们时,它们早已察觉,目光炯炯有神,时刻警惕地关注着你的一举一动,稍有风吹草动,便会迅速做出反应。这些鸽子的站相也别具一格,身躯充满蓬勃的活力,外表甚至带着几分“凶相”。正是凭借鸽子给予我的这种直观的第一感觉,我请主人捉出我指定的鸽子,进行上手鉴定。
二、鸽子上手后观察要点
当主人将鸽子递到我手中,若这只鸽子给人一种轻盈上浮的感觉,而非沉重下坠,那么这只鸽子往往具备一定的优势。一只优秀的鸽子,其整个体态应呈现出均衡有力的状态。龙骨的高度至关重要,既不能过高,也不宜过低,向耻骨的弯度要恰到好处。耻骨需具备良好的紧闭度,腰部要坚实有力,羽毛则应柔软顺滑。对于中短程赛鸽而言,肌肉的特点尤为关键,要丰满且富有弹性。这些特质,虽难以用精确的秤和尺去衡量,但凭借经验和手感,一上手便能有所察觉。
接下来,我会拉开鸽子的翅膀查看大条。一般来说,第7、8、9、10根大条细长且尖削的,多为上品。不同品系的鸽子,大条有着各自独特的特征。例如狄尔巴品系的鸽子,大条顶端呈圆弧型,且大多带有“花条”的特征。倘若在拉开大条时,能明显感觉到翅膀有一种高频的抖动,那么这只鸽子很可能具备极快的飞行速度。通常情况下,长程和超长程的鸽子翅膀相对较大,而中短程鸽子的翅膀则相对较小。
鸽子的头部也是我重点关注的部位。首先,眼砂要明亮有光泽,呈现出起绒头的质感,厚实且富有立体感。瞳孔收缩时幅度小,放大时底砂会出现波浪形的抖动。以瞳孔为中心,若有放射线向外扩散,那这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优质鸽子。当这样的鸽子在完成一定距离的比赛归巢时,眼砂会呈现出良久充血般的鲜红色,面砂突出,变化显著。经过精心调养,此类赛鸽在未来往往能有出色的表现,取得优异的赛绩。除了眼砂,头部的口腔状况也不容忽视。健康的鸽子口腔应无粘液,颜色呈粉红色,这表明呼吸道畅通无阻。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在鉴鸽过程中,主要通过眼睛观察和用手触摸鸽子的躯体、羽毛、骨骼以及肌肉等方面来判断。然而,赛鸽的归巢能力以及种鸽的遗传特性等,还有许多因素是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的。这也正是为何,即便经验最为丰富的鉴鸽家,也难以做到判断百分百正确。诸如声称某羽鸽子“肯定能飞2千公里”,“肯定进前三名”之类的断言,都不可轻易相信。唯有以科学、客观的态度对待鉴鸽,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在赛鸽的世界里,更准确地挑选出优秀的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