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鸽之关键要素:主次分明,理性判断
- 更新日期:2025-02-21 09:56:35
- 查看次数:
在赛鸽的世界里,鉴鸽是一门复杂且充满挑战的学问。各类关于鉴鸽的文章层出不穷,观点繁杂多样,一会儿强调眼砂的重要性,一会儿又大谈体形、翅型、尾羽等方面的影响。这让许多鸽友在众多信息面前感到迷茫,仿佛置身于迷雾之中,不知所措。其实,我们需要保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主见,才能在鉴鸽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
那么,在鉴定鸽子时,究竟何以为主,何以为辅呢?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只有先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陷入茫然无措的境地。
在我看来,鉴定一羽鸽子,血统应被放在首位。“血统”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人们对它的理解往往存在偏差。很多人认为只有拥有“詹森”“杨阿腾”“狄尔巴”等知名血统的鸽子才算是好血统,这种理解过于狭隘。实际上,从广义上来说,一个赛鸽家族,只要其个体之间存在血缘关系,并且大部分成员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即便在家族形成过程中有多个其他血统融入,甚至是“天落鸟”的后代,这个家族也可被视为拥有血统,只不过是“无名血统”罢了。无论“有名”还是“无名”,血统对于鸽子而言都至关重要。毕竟,鸽子的飞行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血统,没有优秀血统作为支撑,鸽子很难在赛场上崭露头角。拥有良好的血统,就如同为鸽子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对于血统构成不明确的鸽子,我们需要通过配对繁殖和比赛淘汰等方式来检验其性能。要准确判断一羽不知血统、底细不明的鸽子的性能,不经过实验几乎是不可能的。就连日本鸽界德高望重的泰斗——翔圣·岩田诚三先生,在鉴定鸽子时,都通常以两年为周期进行配对变更和数据分析,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鸽友呢?所以,那种声称能够“一眼定乾坤”的鉴鸽方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我们切不可轻信。
除了血统,鸽子的智商和性格也是鉴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之所以十分重视这一点,是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某一羽鸽子的比赛成绩以及整个鸽系的个性遗传走向。从众多实际事例中,我们不难感受到鸽子的智商和性格差异。比如我国的超远程赛鸽和欧洲长距离赛鸽,它们在面对艰难的赛程和恶劣的环境时,展现出克服逆境、非死必归的顽强秉性;而詹森的鸽子则具备短程快速归巢的“主观”意识。这些都充分表明,优秀的赛鸽往往具有较高的智商和独特的个性。
然而,并非只有优秀的赛鸽才有智商和个性,那些平庸的鸽子同样具备这些特质,只是它们的智商和个性可能并不利于竞翔。例如,有些鸽子智商体现在生存能力强,善于躲避鹰隼的追击;性格上则表现为凶悍好斗,保护领地的意识强烈等。但我们培育的是赛鸽,因此需要重点关注和选择那些对竞翔有益的智商和个性特征。可以说,一羽鸽子的“个性”决定了它能否成功归巢,而“智商”则决定了它归巢的速度。只要我们在日常饲养和训练过程中,用心观察并做好记录,就能逐渐读懂鸽子的特殊“语言”,了解它们的内在特质。
最后,再来谈谈鸽子的表型。在这方面,我个人不太重视,在此也不想过多阐述。不过,为了说明原因,我想分享《皮特回忆录》中的一段故事。曾经有人出高价向卡特里斯兄弟求购鸽子,他们不为金钱所动,坚决不愿出售自己心爱的鸽子。最终实在难以拒绝,便拿出几羽 1943 年出生的鸽子让客人挑选,客人挑走了五羽。在挑剩的鸽子中,有一只长得又瘦又丑,腿长如苍鹭,它就是卡氏基础鸽“路易”的半平辈与“路易”之女所出的“佩蒂”。后来,“佩蒂”与“梅特”配对,在四年时间里繁育出许多一流的选手鸽,其中最著名的是在波尔多国家赛上,领先亚军一小时夺冠的“45 号”。卡特里斯鸽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农夫鸽”,它们的体形、虹彩和羽毛都并不华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表型看似普通甚至不佳的鸽子,也有可能拥有强大的竞翔能力和优秀的育种价值。
总之,关于鉴鸽,我们必须明白,虽然确实存在对鸽子有独特感觉和悟性的人,但那些号称能“一眼定乾坤”的“鉴鸽大师”是不存在的。如果真有这样的大师,像岩田诚三先生这样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养鸽家岂不是都成了初学者?要想在赛鸽领域真正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必须秉持说实话、做实事、求实效的态度,在培养鸽系的漫长过程中坚持不懈。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毅力,成功终究会在不远的将来等待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