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鸽汰选秘籍:培育优质赛鸽的关键第一步
- 更新日期:2025-02-22 09:22:41
- 查看次数:
在赛鸽的培育过程中,雏鸽的汰选至关重要,它是培育出优质赛鸽的关键起始点。而雏鸽的诞生,理想的方式是以优质的近亲配对产生近亲鸽,再让这些近亲鸽与成绩鸽进行配对。配对成功后,对雏鸽的汰选工作宜早不宜迟。以下是一些实用且关键的雏鸽汰选要点:
鸽蛋筛选
在鸽蛋阶段就要严格把关。外壳硬脆的鸽蛋绝不能留下,品质优良的鸽蛋应具备油滑光亮的外表,颜色呈现白中透红的色泽。这种外观的鸽蛋往往预示着胚胎发育的良好基础。
孵化与破壳期考量
孵化时间和破壳表现能反映雏鸽的健康状况。夏季孵化期一般为17天,冬季为18天,春秋则介于两者之间。若延期两天仍未破壳,这样的雏鸽通常发育存在问题,不宜保留。破壳时,正常的蛋壳裂口应自然,而非像一刀切那样整齐。破壳当日,雏鸽的绒毛应鲜嫩,若看起来像涂了油一样,或者两脚不肥润,都说明雏鸽可能存在健康隐患,应予以淘汰。
成长关键期筛选
- 第七天套环时:当雏鸽成长到第七天进行套环时,若发现两脚纤瘦,套环明显偏松,这表明雏鸽发育欠佳,不建议留下。
- 第十天的状态:到了第十天,健康的雏鸽在巢里应表现正常。若总是吱吱叫个不停,或者浑身湿淋淋的,这样的雏鸽体质可能较弱,不宜继续饲养。
- 第十五天的反应:第十五天时,将手伸进巢箱,健康的雏鸽会对外部刺激有正常反应。若雏鸽不知攻击者,反应迟钝,这可能意味着其智力发育不佳,应考虑淘汰。
- 第二十四天的进食能力:第二十四天,正常发育的雏鸽应该具备啄食小粒料的能力(巢高因素除外)。若此时还不知啄食,说明其生长发育可能滞后,不适合保留。
- 第二十八天的身体覆盖情况:第二十八天,观察雏鸽腋下、大腿两侧,若根部小毛不能覆盖肌肉,这显示雏鸽的身体发育可能存在问题,可考虑淘汰。
- 第三十天的运动能力:第三十天,健康的雏鸽应该表现出振翅欲飞的状态。若不知振翅,对飞行毫无兴趣,这样的雏鸽在未来的飞行能力上可能存在缺陷,不宜留下。
其他综合因素
- 气味异常:从出壳到出巢这段时间内,若雏鸽两腔发生异味,这往往是健康不佳的表现,不应保留。
- 断乳期表现:断乳期,紧追在其它幼鸽后面要求喂食的雏鸽,通常体质较弱,竞争力不足,可考虑淘汰。
- 嘴喙状况:嘴喙很脆弱或柔软的雏鸽,在未来的生存和比赛中可能面临困难,不建议留下。
- 体型与起飞情况:身体过重过大或瘦弱过小,且起飞较晚的雏鸽,在飞行能力和适应能力上可能存在不足,应谨慎考虑是否保留。
总之,在雏鸽汰选过程中,对于健康不佳、营养不良的雏鸽,绝对不能心慈手软,要坚决淘汰。只有通过严格的汰选,才能为培育出优秀的赛鸽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上是本人在长期养鸽过程中总结的雏鸽汰选经验,仅供各位鸽友参考,希望能与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升养鸽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