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一羽好的冠军鸽:多因素综合考量
- 更新日期:2025-03-03 07:09:04
- 查看次数:
一羽好的冠军鸽,并非单纯取决于血统或外观。在特定放飞条件下,其身体状态、天气、风力、光度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使它能发挥出最佳状态,从而成为冠军。换个不同天气或环境,它可能就迷失方向无法返回。
一、身体结构对飞行的影响
- 身材方面
- 在无风天气,高龙骨的鸽子可能飞不过平龙骨的鸽子;而有风天气时,情况则相反。在山区,体型小、身轻的鸽子更具冲劲,适合飞行;在平原,爆发力稍大的鸽子更有优势。
- 前脑和后脑
- 信鸽的前脑能接收各种信息,并进行反馈然后做出敏捷反应。后脑则控制自身运动。前脑上的羽毛细密、颈部短的鸽子,既美观又有利于飞翔。
- 鼻形
- 优良品种的信鸽,鼻形应长得紧凑,长而平整,鼻根处收紧,整个鼻子与前脑连接紧凑,鼻根与鼻尖越长越好。
- 前胸和尾部
- 信鸽的前胸好坏直接关系到飞翔速度,优良的信鸽必须有丰满的气囊。尾部要长得丰满,抓在手里感觉舒服。用手指推背部时,背部应平坦,没有凸出或圆形的感觉为佳。一般体形较短而略成三角形者在短距离飞行中速度较快,身材较修长的耐翔力好。没有丰满尾部的信鸽,在飞行中会失去重心,不能保持平衡。
- 膀羽
- 膀羽韧带处应厚实有力,拉开膀羽后收缩时富有弹性,不能有僵死感。副羽的毛片要大,手感柔软且富有光泽。主羽应长得匀称,过宽或过窄、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飞翔。优良信鸽的膀羽结构与体形结构应该相称,不然难以胜任远程飞翔。
二、眼睛砂结构与飞行
- 眼睛与天气的关系
- 在好天气下,亮眼底的鸽子通常比暗眼底的鸽子飞得好。
- 眼砂与速度
- 眼砂粗厚的鸽子飞行速度可能不如眼砂稀薄的鸽子,但纯白牛眼是个例外。纯白牛眼的色素单一,眼底没有反光板,在强光下,其眼中的图像反而更清晰,适合在阴天或雨天飞行。
- 种鸽眼和赛鸽眼
- 名家的种鸽眼,看上去又干又老。底砂无论是砂还是黄,都要满到眼球黑线的内边缘,面砂厚,堆积如山。例如,面砂的颗粒粗,用放大镜看像一团一团的棉花。种鸽眼志越宽越好,瞳孔闪烁稳定,不要缩得太小,否则鸽子性情急躁。面砂、底砂、瞳孔有层次感,像台阶一样。瞳孔里的内线扣也是越宽越好,这样的鸽子稳定。种鸽眼圈外边的一圈黑线,越黑越亮越粗代表身体越健康,反之内脏功能不好。
- 赛鸽眼追求透明度,面砂不要太厚,底砂要薄,眼志要前宽后窄,瞳孔要能根据光的强弱自如伸缩。例如,黄眼和砂眼相配,就可能出现符合赛鸽眼要求的综合眼,产生多变、变色、变形的优势,但也可能出现单传后代鸽。一旦形成赛鸽眼,很难再配回种鸽眼,即使多次回血,最多只能占种鸽80%的血,就不再是纯种鸽了。
三、羽毛对飞行的影响
- 有经验的鸽友知道,有些鸽子的羽毛即使用喷水器喷也不会湿,这样的羽毛在短时间的雨区飞行中,能迅速变干,不影响飞行速度。而另一些鸽子,一喷水就变成“落汤鸡”,需要等雨停、毛干才能继续飞行。优良信鸽的羽毛应紧、密、薄,富有弹性、光泽并且柔顺,这样在飞翔中羽毛带来的阻力小,在恶劣天气如雨天、雾天等的影响也小。
四、翅膀与飞行速度
- 飞速快的鸽子,其翅膀的前三条主羽毛杆是向里弯的,形状像三根手指分开。这样的主羽通常很有力,属于快速鸽。而且中间的羽毛排列整齐,复羽稍短半寸,打开翅膀复羽要能盖背,这种鸽子全身像充电似的不停抖动。耐力鸽的羽毛则相对直,分的也没那么开,这样的翅膀通常速度较慢。
养鸽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每个鸽友都有自己的理念和配法,没有绝对的对错。各地飞鸽的条件和配法可能有所不同,欢迎鸽友们交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