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赛鸽的选择:从翅膀到综合因素的考量

赛鸽的选择:从翅膀到综合因素的考量

  • 更新日期:2025-03-06 11:54:23
  • 查看次数:

赛鸽的世界里,有种说法叫“求种鸽,看鸽眼;定长短,选品系;寻速度,看差异”。这里的“差异”涵盖广泛,包括赛鸽与优秀赛鸽之间、赛鸽眼的共性与出类拔萃赛鸽眼的个性、体系间、肌肉间以及羽翼间的差异等。如今,养鸽注重对细节的探索研究,毕竟规律中蕴含共性,而个性往往是成就冠军的关键。今天,我想重点谈谈赛鸽的翅膀及其相关关系。

无论是普通饲养者还是经验丰富的专家,选鸽都有自己的标准。有人说“鸽子是飞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世间万物皆有发展规律,存在共性。但判定一只鸽子能否夺冠,涉及诸多因素,当前的研究条件难以用数据精准表达,只能凭经验总结共性结论。只有归纳掌握冠军鸽及其领先群体的共性,才能区分一般赛鸽与优秀赛鸽的差异。所以,鸽翼理论必须与其他经验综合考量,才有望取得好成绩,否则只会顾此失彼。

当下,有人将流行的品评标准作为鉴鸽的唯一依据,但要知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翼翅理论已存在上百年,和其他理论一样,在文章书刊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我们只有打好基础,才能辨别真伪。赛鸽的羽翼构造复杂,有小翼羽N、扇羽0、小覆扇羽P、中覆扇羽Q、大覆扇羽R、初列覆羽S、次列破风羽T(副羽)、后列破风羽U、初破风羽V(主羽)、尾羽W、上扼尾羽X、下扼尾羽Y、覆羽N到s、母羽T到u、高羽V等。主羽(初列破风羽)是鸽子前进的动力来源,副羽(次列后列破风羽)起支撑鸽体于空间滑翔的作用,尾羽如同航舵控制飞行方向。一般灰鸽主羽为10根,副羽为12根,也有主羽11根的情况。主羽数量不是关键,羽条的质量,如柔韧度、结构以及相互间比例的协调才是重点。就像飞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战斗机的机翼比运输机的机翼短。假设发动机功率相同,在流线曲线一致的情况下,运输机机翼的阻力面较大,飞行速度就会低。所以,在赛鸽中,快速鸽的主翼相对尾羽的比例较小。

然而,同样是快速鸽,主羽与尾羽的比例值却可能不同,这与飞行的距离级别有关。在相同级别的赛鸽中,快速鸽主羽相对尾羽的比例要小。以鸽身头与尾为坐标轴的X轴,羽翅与X轴展开为Y轴展开羽翼时,可以发现很多鸽子羽翼存在差异。靠近身体的末级副羽与身体无间隙,这是优良个体的特征,而且副羽柔软向下弯曲,副羽相对于主羽的比值大时,滑翔时间长;反之则速度高,耐翔性低。主羽的七、八、九、十根长且相互间留有间隙,既向下弯曲又向身体内侧扭曲,这是优良个体的共性。锁骨短是快速鸽的个性表现。台湾、欧洲、日本的中、长、短距离赛鸽发展迅速,有人质疑,比如台湾多为200 - 400公里的多关赛,但从鸽子培育看,引入了中、长距离特征的鸽子。从台湾杂志上海翔获奖鸽来看,主翼与尾羽比例大,眼睛呈现中长距离鸽的特征,毕竟数千羽鸽子最终只剩几羽到几十羽,海上竞翔环境并不比陆地轻松。

养鸽要注重实质,不能盲目追随潮流。即使鸽子具备冠军鸽的所有条件,但饲养、训放不到位,也难以取得成绩。鸽子的成绩是综合多种参数的体现,并非简单的1 + 1 = 2的公式。养好赛鸽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国家赛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筛选优质赛鸽个体的大舞台,东、西、南、北全方位的飞翔竞赛,才能真正考验赛鸽的品质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