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选育:不唯血统,重实质特征
- 更新日期:2025-03-07 13:49:08
- 查看次数:
在信鸽的选育方面,我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我注重信鸽的骨骼、肌肉和羽毛这些方面,而对血统并不看重。
先来说说信鸽的骨骼。信鸽的骨骼需硬朗,脚要粗壮有力,颈骨虽稍短但也要粗壮。耻骨要紧闭,摸起来仿若一块骨头,胸骨同样要粗壮坚硬。在我看来,信鸽放飞的关键在于骨和筋,肌肉倒是其次的。就如同武林高手所追求的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里并未强调肌肉的重要性。当信鸽骨骼坚硬时,筋也会坚韧,而速度和力量的源泉更多是筋而非肌肉。
接着看信鸽的肌肉。信鸽的肌肉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肌肉在飞行中反而是累赘。我见过一些人的鸽子肌肉发达,手感也好,但成绩却不理想。信鸽的肌肉过软或过硬都不佳,有弹性才是好的。当用手触摸能明显感觉到鸽子肌肉的弹性时,这只鸽子往往比较优秀。因为有弹性的肌肉才具备爆发力、耐力和力量,而在飞行中,力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再谈谈信鸽的羽毛。信鸽的大条应长、宽且有弹性,羽毛要光滑。尾巴要成一束,拿在手中既不能上扬也不能下垂,要如同没拿在手中一样自然。即便双手持鸽上下左右晃动,鸽子的尾巴也纹丝不动才是最好的状态。
那么为什么我不看重血统呢?实际上,所谓的老外血统很多是炒作起来的。有一些中国人为了利益也参与其中。其实你拿外血鸽子和国血鸽子相比,放两千公里的距离,国血鸽子的归巢能力可能更胜一筹。有些人可能对此持有异议,但我想说的是,鸽子比赛的核心是归巢。速度虽然可以培育,但将500公里的快速鸽子培育成2000公里的归巢鸽是极为困难的,而把2000公里的归巢鸽培育成500公里的快速鸽则相对容易些。养鸽应该在保持归巢率的基础上提高速度,而非只追求速度而忽视归巢率。飞得再快回不来也是枉然。
我个人认为,用国血长程鸽配外血快速鸽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它们的子代可能一开始又慢且归巢率低,但如果配对成功,就有可能培育出速度快且归巢率高的鸽子。相比之下,单纯用外血配外血并没有什么优势。因为只有归巢率高的鸽子在选择回归路线时才会挑选最短的路径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