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论快速鸽的判断:不应仅凭颤抖特征

论快速鸽的判断:不应仅凭颤抖特征

  • 更新日期:2025-03-07 13:56:07
  • 查看次数:

赛鸽的领域中,一羽真正的快速鸽的产生并非易事,存在诸多复杂条件,绝不是因为偶然上手一羽冠军鸽,发现其翅膀颤抖,就认定所有颤翅的鸽子都是快速鸽,这种判断是错误的,会让我们陷入误区。

一羽真正的快速鸽,其产生首先离不开血统(基因)遗传和外部特征遗传。然而,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健康的身体是基础。日常的家飞训练对鸽子的体能提升、飞行技巧掌握至关重要。比赛前的训练是一个精心准备的过程,能让鸽子适应比赛的节奏和压力。决赛前的状态调整更是关键环节,这些因素缺一不可,冠军鸽的诞生背后凝聚着鸽主大量的心血。

从遗传学角度看,鸽子和人类有相似之处。在一个家族中,亲缘关系紧密时,后代的内部和外部特征往往较为接近(除基因突变情况),就像俗话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詹森鸽是世界著名的快速鸽种,它存在上手后身体自发颤动或拉开翅膀时翅膀颤抖的外部特征,但这只能表明詹森鸽家族有此遗传特征,并非意味着颤抖就等同于快速飞行能力。国内鸽友引进了许多詹森原棚鸽,可真正子代能飞出冠军或进入前10名的却寥寥无几,很多人只是买到了虚名而已。

赛鸽的价值在于比赛,通过比赛实现优生劣汰。一个20多年未参加任何比赛的鸽舍,很难保留优秀赛鸽和种鸽。如果判断快速鸽的标准如此简单,那些曾经在欧洲赛场上辉煌的名家如今的比赛成绩就难以解释了。我们将自己棚里和朋友的冠军鸽或前10名的鸽子上手对比,就会发现身体颤动、翅膀颤抖与是否为快速鸽并无必然联系。

就我个人20多年的养鸽经历而言,我也曾有过辉煌,获得过几个冠军和多羽前10名的鸽子。虽然没有引进欧洲鸽种,但我棚内身体颤动和翅膀颤抖的鸽子也不少,然而我的冠军鸽和名次鸽却没有一羽是有这种所谓颤抖特征的。所以,养赛鸽要从实际和实用出发,避免人云亦云,这样才能在养鸽道路上少走弯路,因为身体颤动和翅膀颤抖只是家族遗传特征,并没有科学依据证明其与快速飞行能力直接相关。

下面从几个被原回答忽视的重要方面进行补充:

一、赛鸽的定位能力和飞行习惯

赛鸽的定位能力对比赛成绩影响极大。比赛时,赛鸽被带到陌生的远方(如五百公里外)放飞,要独自飞回鸽舍,精准的定位能力是关键。这是鸽子的天赋,但不同个体差异明显。我们可以通过训放来了解鸽子的定位能力。比如在训放过程中,观察鸽子归巢的方向准确性、归巢速度等。

赛鸽还应具备良好的独立飞行习惯。在大群中冲出并独自飞行是很艰难的,但这样做的鸽子往往定向和飞行能力较好。训练赛鸽养成这种习惯,可以在训放时进行单独抛飞训练。

二、赛鸽的肌肉、骨架、羽毛等生理特征

  1. 肌肉
    • 肌肉是赛鸽飞行的动力来源。优秀赛鸽的肌肉应该紧实且富有弹性。肌肉相对较硬的鸽子爆发力强,在比赛中更易领先,这种鸽子适合短距离的快速飞行;而肌肉软软且比较大的鸽子属于耐力型,适合长距离飞行。我们鉴别赛鸽肌肉质量时,可以通过捉鸽在手,顺胸骨触摸。肌肉并非越软越好,过软的肌肉适合超远程赛鸽,而肌肉僵死的赛鸽难以成才。
  2. 骨架
    • 骨架和肌肉相辅相成。优秀的骨架能更好地附着肌肉,使肌肉力量得以充分发挥。比如,龙骨的形态很重要,快速鸽的鸽子胸腔相对较高,龙骨有一定的弧度。而且,骨架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良好的骨架结构有助于赛鸽在飞行中承受压力和保持身体平衡。
  3. 羽毛
    • 羽毛对赛鸽飞行的影响不可小觑。漂亮柔顺的羽毛是优秀赛鸽的特征之一。羽质柔亮、覆盖全身的羽毛薄的鸽子在高速飞行时可减少阻力,遇阴雨雾天气时不易粘上雾体和打湿;相反,羽毛厚的鸽子在高速飞行时增加阻力,不利于散热,还会消耗体能。

三、鸽眼特征

鸽眼特征对赛鸽飞行能力有重要影响。

  1. 瞳孔位置
    • 在山区等难飞赛线,多数快速鸽子瞳孔的位置在7点到8点之间呈椭圆型较好。
  2. 眼砂结构
    • 底砂要满且色素亮彩。面砂分为外砂、浮砂和内卧砂,快速鸽的浮砂在底砂上不宜太厚太粗,越薄越细越好,能看见底砂最优;内卧砂呈现松散蜘蛛网状为最好的赛鸽类型。这样的面砂结构能给瞳孔收缩提供更大的缩放空间,有利于鸽子在不同光线下飞行。
  3. 鉴别方法
    •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鸽眼的这些特征来初步判断赛鸽的飞行能力。例如,观察瞳孔的收缩动态,最差的鸽眼是死瞳孔和只会单一收缩的瞳孔,这种鸽子在比赛中丢失的可能性较大。

四、赛鸽的平衡度和肌肉质量鉴别方法及其对整体表现的影响

  1. 平衡度
    • 赛鸽的平衡度可通过多个有形特征部位综合评定,也就是所谓的“手感”。当握鸽在手时,如果感觉到鸽体龙骨粗壮、硬朗、平滑,后部稍有向上的弧度,与耻骨间距小,耻骨密合紧凑、硬而富有弹性,整体骨架结构平衡感强,并且鸽体轻盈、羽毛柔软光滑、尾羽紧收自然下扣、体内有发出力量的感觉,那么这只鸽子的平衡感就很好。平衡度好的鸽子飞速快、耐力强,也更能发挥其聪明度等其他优秀特征。
  2. 肌肉质量
    • 前面提到鉴别肌肉质量可通过触摸胸骨两侧的肌肉。肌肉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肌肉爆发力的强弱或持久的韧性,影响赛鸽飞行的时间、距离以及飞行时的个性发挥。

五、赛鸽的智商、斗志、活力等心理特征

  1. 智商
    • 赛鸽的智商主要体现在定向能力上。聪明度高的鸽子能快速准确定向,归巢速度快且归巢率高。判定赛鸽聪明度的优劣有一些方法,比如左手抓鸽,右手拇指和中指夹住鸽子的头,食指放在鸽子头顶上,经由鸽眼的抖动,振波感愈强、越有规律、振波次数越多者,其定向能力越好。另外,经验丰富的鉴鸽者还可以通过赛鸽的头型和机灵的双眼与面部估计认定赛鸽的聪明度。从训放实践来看,在多次训放中总是能在限定时间内较早归巢,特别是在千羽以上大群势比赛中能取得好名次的鸽子,可视为聪明度高的赛鸽。
  2. 斗志
    • 斗志是赛鸽的耐力、顽强性和强烈的归巢欲,这一心理特征可遗传给下一代。在大群体赛鸽中产生的超级赛鸽往往拥有内在的智慧、斗志和活力。一般小瞳孔的鸽子与赛鸽顽强的斗志有密切关系,赛鸽的耐力、顽强斗志、毅力与鸽子本身的遗传因子有关,与家飞和路训没有绝对关系。
  3. 活力
    • 赛鸽的活力与血液系统的供血能力密切相关。有优秀活力的赛鸽赛后能很快恢复体力,消化吸收能力极强,能量转换能力高,赛后能迅速在肝脏和肾脏中重新储备能量并恢复竞技状态。可通过观察鸽眼判定赛鸽的活力,眼砂色彩鲜艳亮丽、闪闪发光、炯炯有神,外封砂呈显宽而黑的鸽子,血液系统循环良好,供血充足,活力旺盛,竞技状态也必定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