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鉴别快速鸽血统的要点与误区

鉴别快速鸽血统的要点与误区

  • 更新日期:2025-03-07 18:36:11
  • 查看次数:

在养鸽领域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我,也曾有过辉煌时刻。对于真正的快速鸽,我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快速鸽的产生,基因遗传固然关键,外部特征的遗传同样不可忽视。也就是说,若想培育出快速鸽,种鸽必须具备快速鸽的血统。那么,如何鉴别种鸽是否拥有快速鸽血统呢?

对于新手而言,由于经验不足且经济受限,首先要依据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参赛距离来着手。如果是参加仅有30人的小型鸽会,那么可以考虑从那些在1000羽左右参赛规模的比赛里屡次获得高位名次的鸽血统中引进种鸽;要是参与300人的中型鸽会,最好是从3000羽以上比赛中多次获胜的血统里引进;而若身处3000人的大型鸽会,则必须从30000羽以上的屡次获胜血统中引进种鸽,这便是走向成功的基石。但这仅仅是养鸽之路的第一步,绝不能掉以轻心。

接下来要做的是把种鸽调养到最佳状态,从而繁殖出赛鸽。从种鸽产蛋、孵化、幼鸽破壳、生长到起飞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淘汰。幼鸽家飞阶段,也需要持续观察,淘汰那些(除健康因素外)懒于飞行、体质欠佳、上手就扇尾、翘尾、杠肩明显、手感极差以及身体不协调的鸽子,不管其血统多么优秀,都不应留下。若心存侥幸留下它们,最终只会落得钱花光而鸽子归巢率低的结果。应当留下那些身体健壮、协调性佳、热爱飞行的鸽子。尤其要留意龙骨略高、肌肉饱满且富有弹性、体态轻盈,每次路训都能在第一梯队归巢的鸽子,它们极有可能成为期望中的快速鸽。赛鸽因血统和品系的差异,外貌各不相同,但要明白,赛鸽是用于比赛的,除了要有聪明的头脑,还必须具备健壮的身体和一双强劲有力的翅膀,否则,再聪明的头脑也无济于事,这就如同在选拔短跑运动员时,虽然人类长相各异,但选拔条件是一致的,进入决赛的短跑选手绝不会是大胖子或者矮个子。

很多时候,我们的判断会出错,看好的鸽子未能归巢,不被看好的却取得名次,这是正常现象。不要去质疑选择鸽子的条件,而是我们对这些条件的把握技术不够精准。往往在比赛上笼之前,我们会精心挑选主力选手,以为手感好、肌肉丰满就一定飞得快,而那些上手感觉消瘦的鸽子就飞不快。可事实恰恰相反,要知道手感好、肌肉丰满若不是真正的体态轻盈,那很可能是肥胖的表现,这样的鸽子怎能快速飞行呢?往往不被看好的鸽子,主人通常不会特殊照顾,上笼前看似瘦小,但这可能是经过训练后,赛鸽体内多余脂肪已被消耗,是健康的瘦,而非病态,这样的鸽子肯定飞得快。

此外,赛前训练时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尺度,赛鸽可能过早进入状态,到决赛时状态已下滑,或者赛鸽过度训练而毫无状态,如此一来,即便其血统优良,也无法在本次比赛中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