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选种:经验与技巧的深度剖析
- 更新日期:2025-03-08 18:11:53
- 查看次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千古名言深刻地揭示了积累的力量。在赛鸽这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中,这一理念更是贯穿始终。赛鸽涵盖种、养、训、赛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充满了技巧,掌握一定的选鸽参赛技巧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赛鸽比赛主要分为协会散赛和热门的公棚赛两种形式,在此,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选种”心得,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前辈们批评指正。
一、观察鸽子的动静态特征
- 动态感
- 雄鸽应展现出大将风范,充满雄赳赳气昂昂的气势;雌鸽则要性情温顺,宛如亭亭玉立的玉女。雄鸽的体型以中型稍偏大为佳,雌鸽中型为最优。
- 这种体型和气质的差异,是在长期的赛鸽观察中总结出来的。就像优秀的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气质和身体条件都有一定的特点,赛鸽也不例外。
- 静态感
- 上手观察鸽子时,翅膀是重要的考量因素。轻轻拉动翅膀,其收缩性不能过慢,羽条要有光泽。如果穿着黑色衣服,将鸽子翅膀贴身再拿开,能看到一层白色的“粉尘”,用手触摸感觉越光滑越好,因为一副好的翅膀是鸽子竞翔的基础。
- 眼睛方面,眼睛要明亮,眼砂要干燥。不过鸽眼的评判标准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这也是赛鸽选种复杂而有趣的地方。
- 对于血统书,我们要理性看待,它仅供参考,尤其是公棚赛的血统可能存在不准确的情况。最好是引进在当地飞行表现优异的鸽子后代作为种鸽,这样可能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这是基于当地的环境、气候等因素对鸽子的飞行能力进行了筛选,其后代更有可能适应本地的赛鸽环境。
二、上手摸查鸽子的体质
将鸽子上手触摸时,龙骨必须笔直,不能有丝毫弯曲,呈“船型”的龙骨是最佳的,这种龙骨有助于减小飞行时的空气阻力。腹部的羽毛要薄,用手指轻轻拨开羽毛,能看到饱满的肌肉为好。虽然南北方因气候不同,鸽子的体质可能会稍有差异,但这个摸查的基本原则是通用的。
三、注重鸽子的亲和力
这里所说的亲和力,是指鸽子对人的亲和能力。鸽子的性情要温和,不能惧怕主人。最基本的表现是,当把粮食放在手中时,鸽子能够自由地前来觅食,表现出一种与主人亲近、毫无畏惧的状态。良好的亲和力不仅能使打钟速度稍有提升,而且有科学研究表明,这种好的亲和力还可以遗传给子代。这体现了鸽子不仅在生理特征上可遗传,在行为特性上也存在遗传的可能性。
四、重视归巢性与年龄选择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雌雄种鸽最好都具备500公里的归巢经验,且归巢性必须稳定,即使名次不是特别靠前,也可以作为种鸽。雄鸽的年龄应在5岁以下,雌鸽应在3岁以下。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动物生长大约一年左右生理各器官才发育成熟,所以建议鸽子至少一年后再进行种鸽配对。这就如同树木,只有生长到一定阶段,才具备结果的能力,赛鸽也是如此。
五、训放前的准备工作
赛鸽训放是提升信鸽比赛能力和归巢率的关键环节。
- 身体状态准备
- 羽毛检查:羽毛如同飞机的机翼,对赛鸽飞行至关重要。鸟类换毛期间身体虚弱,此时训放会使鸽子飞行能力大打折扣且易丢失,所以要确保羽毛状态良好。
- 健康清理:健康的身体是训放的基础。毛滴虫感染会影响鸽子进食和呼吸,呼吸道问题影响氧气摄取和耐力,球虫感染破坏肠道健康。训放前需针对性选择药物进行清理,如保持呼吸道干净,鸽子就能获取更多氧气,不易快速疲惫。
- 体能储备:强制家飞是提升体能的重要手段,训放前强制家飞达到1 - 2小时,可作为开始训放的体能基础。例如通过定时家飞与不定时驱赶相结合的方式,能让赛鸽的心肌更发达,提高耐力和飞行速度,同时要根据鸽子体力和疲劳程度合理调整训练强度,避免过度训练。
- 环境适应准备
- 压笼训练:对幼鸽不可或缺。例如秋季训放时,傍晚气温低时让鸽子进笼,第二天早上在鸽棚附近放飞,归巢后在水壶添加电解质或氨基酸。后续可循序渐进增加训练次数和距离,如第三次压笼训练在第二次5天后进行,5公里处单只放飞,鸽子归巢后仍添加电解质或氨基酸;第四次压笼训练解决笼里吃食喝水问题;第五次压笼训练距离加大到10公里,这样可让鸽子适应应激反应,变得温顺,减少训放和比赛中的应激。
- 运输颠簸适应:训放前要让鸽子适应运输途中的颠簸。将鸽子装入训放笼放车内,让车辆以不同速度行驶模拟路况,使鸽子适应,这样在正式比赛时就不会因长途运输影响归巢表现。
六、赛鸽比赛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在赛鸽比赛中,会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天气变化会对赛鸽归巢造成很大影响,就像陕西威奇赛鸽协会的比赛,2023年12月14日400公里赛鸽比赛,尽管开始气候条件良好,但鸽子表现不佳,当天放飞4494羽赛鸽,归巢仅有527羽,最终导致比赛终止。除天气外,鸽子个体素质和训练情况也是影响因素。
应对这些挑战,首先要做好鸽子的日常训练和健康管理,提高其适应能力。在比赛前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比赛策略。同时,在鸽子归巢情况不佳时,要冷静分析原因,是鸽子本身的健康问题,还是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从而在后续的训练和比赛中加以改进。
七、赛鸽比赛中的团队合作和鸽友之间的支持
赛鸽不仅仅是个人与鸽子之间的事情,也离不开团队合作和鸽友之间的支持。在赛鸽的圈子里,大家彼此相识,相互支持,形成了深厚的感情纽带。例如,在参加比赛时,鸽友们可以分享经验,交流鸽子的饲养、训练方法等。当遇到困难时,如鸽子生病或者在比赛中出现意外情况,鸽友们可以互相帮助,提供解决方案。这种团队合作和鸽友间的支持是赛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赛鸽运动发展的积极力量。
八、赛鸽比赛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赛鸽比赛中,道德和伦理问题至关重要。公平竞争是赛鸽比赛的基本原则,每一位鸽友都应该遵守比赛规则,不使用不正当手段获取胜利。同时,要尊重动物,把赛鸽的健康和福利放在首位。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要给予鸽子适当的照顾和保护,不能过度驱使鸽子,避免对它们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只有这样,赛鸽比赛才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成为一项充满正能量的体育运动。
赛鸽之路如同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需要我们秉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信念,不断积累经验,积极应对各种挑战,遵循道德伦理规范,在团队合作和鸽友支持下,共同探索赛鸽运动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