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赛鸽品鉴:内在素质才是关键

赛鸽品鉴:内在素质才是关键

  • 更新日期:2025-03-09 11:50:38
  • 查看次数:

赛鸽界,品鉴赛鸽质量的好坏是鸽友们常探讨的话题。许多鸽友一拿到鸽子,就会从头到脚品评一番,仿佛能一眼看穿鸽子的优劣。养鸽过程中的鉴鸽本是正常之事,但不少鸽友往往先看外貌,觉得好鸽必然是漂亮的鸽子,还会关注手感,像鸽眼、羽翅、骨架等全身部位都被视为辨别优劣的重点。

更有鸽友专门研究鸽眼等级,认为特定眼志的赛鸽能飞出特定成绩、育出特定幼鸽,然而这些观点未经证实,也不符合遗传学理论。以人类为例,不同种族的眼珠颜色有黑、蓝、褐之分,但不能据此判定人种素质的高低。一个国家的兴衰也不会因眼珠颜色相同而相同。虽说眼睛是心灵之窗,能反映心情、健康和聪明程度,但眼睛无神的人反应差,却不能就此断定其内在素质差。

赛鸽是靠飞行夺冠,而非选美。鸽友过度追求外表,对赛绩的帮助并不大。那些看似漂亮的鸽子,其本身或后代在赛事中能入赏的只是少数。就像“人不可貌相”,人的内在素质取决于内心而非外表,鸽友选择种鸽也应注重素质而非外表。

真正懂鸽的人明白,赛鸽竞翔依靠的是早熟的聪明程度、耐翔意志力、辨向识途能力、归巢欲、速度和胆量等内在素质,这些并非能从外表看出。

关于早熟,虽然幼鸽的日常反应灵活或笨拙较易分辨,但这不一定能表明其血统是早熟鸽系。经验不足的鸽友若要选购早熟系种鸽,向有经验且声誉好、赛绩佳的鸽商购买,或者直接购买持续发挥的纪录鸽互配,是较好的育种方式。

耐翔意志力不能仅通过鉴定羽翅强壮来判断。强壮的选手未必能成为马拉松冠军,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社会也未必能成为顶尖人才。羽翅形状和健康只是飞行的基础条件,耐翔意志力更多源于先天天赋和后天训练磨练,先天因素更具优势。辨向识途能力除了依靠赛鸽自身定向功能和方向感,还可通过训练识途老鸽带路来熟记地形。鸽主可测试其定向能力,这也不是单从外观能判断的。

归巢欲对参赛鸽非常重要,鸽友会想法提升赛鸽的归巢欲,这对赛事成绩有很大帮助。

速度是赛鸽竞翔的重要要求。虽然后天训练能影响速度,但选择先天有速度天赋的鸽系来培育参赛鸽更明智。

再说说胆量,家鸽生性温驯,但赛鸽在参赛时需要胆量。交鸽后与其他鸽子同笼等待海上放飞时,可能会发生打斗,要避免受伤影响成绩。放飞后,赛鸽要面对海上不稳定的天候,如狂风、雨雾、酷热等考验,有胆量才能克服畏惧心理,安然返抵终点。

总之,鸽友应明白赛鸽的价值在于内在本质而非外表,除非只是参与而不在乎得奖,否则应早日认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