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幼鸽大奖赛种鸽挑选之道

幼鸽大奖赛种鸽挑选之道

  • 更新日期:2025-03-10 07:39:56
  • 查看次数: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赛鸽运动的竞争愈发激烈,大奖赛冠军奖金从数千元攀升至数十万元。高额奖金吸引众多鸽友重金引进种鸽,期望获得丰厚回报。下面是挑选幼鸽大奖赛种鸽的一些要点。

一、血统的考量

血统对幼鸽大奖赛种鸽十分关键。优秀种鸽应具备早熟和中短程快速飞行能力,像詹森、胡本、林波尔、克拉克等品系,以及新出现的快速鸽品系都是不错的选择。这是因为优良的血统往往具有较好的基因传承,能为幼鸽在大奖赛中取得好成绩奠定基础。

二、赛绩的重要性

赛绩是挑选种鸽不可忽视的因素。种鸽本身赛绩优异,家族赛绩也需良好,直系和旁系三代都优秀的鸽子更值得关注,尤其是首次幼鸽大奖赛就表现上佳的鸽子。例如,有的鸽友引进了一羽本身多次获奖且家族三代内获奖众多的鸽子,其后代在大奖赛中的表现往往更为出色。

三、外形的特征

种鸽外形有一定要求。体态需匀称协调,肌肉发达、骨架硬扎且有弧度,耻骨紧闭上提,握在手中有张力和浮力,背部凸起。尾部呈一字尾,羽毛柔软紧薄贴身;眼睛砂型不论,底砂干老挂油或鲜艳夺目、瞳孔收缩有力乌黑放亮;翅膀肌肉厚实粗短有力且副羽长为佳。

四、羽数和分速的权衡

在考虑羽数和分速时,大鸽会司放大量鸽子的前名次鸽和小鸽会司放少量鸽子的冠军鸽难以简单比较优劣。分速受气候影响,顺风逆风差异大。比如在顺风时,鸽子可能轻松达到较高分速,逆风时分速则明显降低。挑选时更应关注大群势中脱群鸽的表现。

五、确定级别依据

要根据本地协会幼鸽大奖赛的距离确定种鸽级别。若大奖赛距离为500公里,种鸽以500 - 700公里赛绩为主要参考;若距离是600 - 700公里,则以700 - 1000公里赛绩为主要参考。

六、季节因素的影响

不同季节要选择不同的种鸽。南方春季梅雨季节长、雨天多,可选择抗恶劣气候强的杨阿腾、安德烈、凡王路易等品系;秋季天气晴朗,詹森、林波尔、克拉克、威廉吉特等晴天快速鸽作种鸽较合适。例如,某南方鸽友在春季赛事中,选用抗恶劣气候的种鸽,后代在雨雾天气下的归巢率更高。

七、种鸽年龄的选择

种鸽年龄一般以1 - 3岁为宜,雄鸽年龄可适当放宽。年轻的种鸽活力足,更有潜力在赛场上取得佳绩。

八、地理环境的适配

丘陵山区适合体形较小、身材呈竹筒型的种鸽;平原地区则倾向体形较大、身材呈三角形的种鸽。这是因为不同的地理环境对鸽子飞行的要求不同,合适的体形有助于鸽子更好地适应环境。

九、用药情况的关注

挑选种鸽时要注意用药情况。有些鸽主为获奖赛前大量用药,可能损害赛鸽生殖系统和基因。公棚前名次赛绩鸽相对健康、基因稳定,是较好的选择。可通过观察鸽子的健康状况、行为等鉴别用药鸽子,比如用药后的鸽子可能精神状态不稳定,或者有一些异常的生理反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