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鸽之道:从选种到实战的深度剖析
- 更新日期:2025-03-12 08:15:07
- 查看次数:
在与鸽友们频繁交流鉴鸽心得时,体型、眼砂、翅膀、骨骼、羽毛乃至尾羽、腰型、站姿、喉型等方面总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鸽友们也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对于这些方面我虽表示认同,但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在此想与大家分享一番。
首先,在种鸽的选择上我更倾向于雌鸽。母本在生物繁衍中占据着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我倾向于选择雌鸽的重要依据。就像北欧人种和俄罗斯人种,他们大多身材高大、健壮有力,其女性也大多体型较为庞大,类似人们熟知的俄罗斯大妈的体型。在众多动物身上,也普遍存在着“娘肥子壮”这样的规律。所以,在挑选种鸽时,我会着重挑选体型略大且较为强壮的雌鸽,并且在存棚数量上,雌鸽要比雄鸽多出1/3,以此为培育优良后代奠定坚实的遗传基础。
其次,对于雄鸽的挑选,我重点关注具有“运动员型”特质且赛绩优良的鸽子。在我眼中,优秀的一岁雄鸽就如同奥运会赛场上的百米运动员。无论其体型如何,整体结构都必须均匀协调,而且肌肉发达有力。这里有一些具体的量化标准来衡量雄鸽的这种特质,例如正常情况下,雄鸽的脉动频率每分钟大概在150 - 200次之间(这个数值会因鸽子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有一定波动),肌肉发达有力可以通过与同年龄段、同鸽种的其他鸽子对比来判断,比如触摸其胸部和腿部肌肉,肌肉紧实饱满、富有弹性的往往更为强壮。当把雄鸽握在手中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手指感受它的脉动频率和呼吸状态。如果脉动频率呈平稳下降趋势,并且与其他鸽子相比,脉动频率明显偏低,呼吸深沉且有节奏,这往往暗示着它拥有一颗强健的心脏,这是内在优秀品质的体现,这样的雄鸽便是上佳之选。当然,每只雄鸽可能都会存在外在的不足之处,我所见过的众多赛绩鸽中,雄鸽存在外在明显缺陷的情况比雌鸽更为常见。然而,我们不能因这些外在的表现而忽视其内在的核心价值,如运动能力、赛绩等,只要在这些关键方面表现出色,就应该大胆地启用。
再次,好鸽子是精心饲养和合理运用的结果。许多鸽友虽然拥有不少看似优质的鸽子,却总是难以在赛事中取得好成绩。在我看来,问题并非出在“种”上,而是饲养和运用环节存在不足。所谓“勤以致胜”,这在养鸽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养不好”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喂食不规律,可能导致鸽子营养不均衡,身体机能下降;鸽舍环境恶劣,如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容易使鸽子感染疾病,影响鸽子的健康和状态。而“养好”则表现在多个积极方面,比如遵循科学的喂食周期,根据鸽子的生长阶段、训练强度等因素,合理搭配饲料,保证鸽子摄入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提供优质的鸽舍环境,保持鸽舍通风良好、干净整洁、温度适宜,这有助于鸽子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养鸽不是纸上谈兵,不需要把鉴鸽知识当作炫耀的资本四处讲学,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勤快地照顾好自己的鸽子,因为这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如果在养鸽环节已经做到位了,那么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合理运用鸽子。给鸽子展现自身能力的机会是非常关键的。有些鸽子可能外貌并不出众,也不符合个人喜好,但它们的后代却可能在赛场上摘金夺银、名列前茅。所以,我对雌鸽的要求更为严格,因为雌鸽是鸽棚稳定的基石;而雄鸽则可以有更多尝试的机会。
总之,玩鸽子不能仅仅停留在鉴鸽理论的空谈上,更要付诸实际行动。从精准选种,到精心养护,再到赛场的合理运用,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不可或缺。让我们抛弃那些华而不实的空谈,切实行动起来践行这些鉴鸽与用鸽的理念,开启属于自己的养鸽新篇章吧。现在,就是行动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