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绛:信鸽名种的传奇与传承
- 更新日期:2025-03-15 08:24:12
- 查看次数:
在如诗如画的吴越江南,古运河畔那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白家桥下,不起眼的高家里弄里诞生了华夏最优秀的信鸽名种——高家绛。高家绛凭借其优良的品种遗传结构、稳健且快捷的定向飞翔能力、糯滑柔软的羽质以及天成优美的外形,红遍祖国大地,赢得无数荣耀,闻名遐迩。
一、名种引进与融合:奠定辉煌基础
上世纪初,在我国信鸽发源地上海,李梅龄、王福源等一批有识之士率先从养鸽强国引进信鸽名种。1944年,王福源先生首次引进的四羽名鸽中,有两羽是美国柯蒂斯先生的西翁品种鸽子。西翁鸽种具有诸多优良特性,比如它们在耐力和定向能力方面表现出色,这得益于其独特的血统传承。早在1930年,全美举办的一千英里比赛中,归巢的四羽鸽里有两羽出自柯蒂斯先生,他的abcd血统被公认为是最佳的,这也是吸引王先生引进西翁鸽的重要原因。之后,王先生与美国养鸽名家海斯曼先生多次书信往来请求引种,经过慎重考虑,海斯曼先生将自己最好的“黄金配对”小鸽赠予王福源先生,即红轮小雄au - 47 - 956号和au - 48 - 153号黑雨点雌,它们的直接后代小鸽在苏州和无锡的比赛中荣获冠军。
与此同时,上海蓝春霖先生从美国带回五羽名种鸽,其中三羽为司托沙品种,先生将这三羽名鸽送给学生张亮舒。司托沙鸽种在速度和适应能力上有独特优势,其飞行速度较快且能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种源来自海氏西翁棚内最佳种系的王福源、张亮舒两先生的三羽名鸽,齐聚高家弄。这一融合并非偶然,而是经过精心挑选和安排。在融合过程中,培育者们需要考虑如何让不同特性的鸽子相互适应,克服可能出现的基因冲突等困难。后经张亮舒先生亲自证实,这些鸽子确为名鸽后代,且身世显赫,它们分别是:crpa50 - 1272号白花绛雄(75%西翁25%司托沙)、crpa51 - 1117号红绛雌(50%西翁50%司托沙)、crpa55 - 13416号雨点雄(100%司托沙)。1272雄的第一巢小鸽“陈头公公”获得一次比赛的冠军,1272与1117生的小鸽0060号雌飞蚌埠冠军。这一系列的成果标志着名种融合取得了初步成功,为高家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辉煌赛绩与传承:高家绛的荣耀之旅
自1953年起,高家绛的培育者们专注于此鸽系,这得益于它们本身的优秀特质。高家绛的稳健飞翔能力与其优良的品种遗传结构息息相关,其遗传结构使得后代在飞翔能力上保持稳定且优秀的表现。
1961年苏常北京联赛,1272雄的直子32618号雄鸽获得冠军。这一成绩的取得,与高家绛优秀的遗传基因分不开,其稳健的定向飞翔能力确保在长距离比赛中能够准确归巢。1964年,13416雄的直女2251获得孟源冠军;1968年,32618雄的直女193的直子40734获得西安联赛冠军;1975年,40734的直女760雌、2254红雄、2256红雄获得兰州联赛的冠军、亚军、季军,它们凭借高家绛良好的遗传结构以及在长期培育过程中形成的适应长距离飞行的能力,在比赛中脱颖而出。1979年,760雨点雌的直子1405获得郑州冠军;1982年,1405红雄的直子1498获得张掖亚军,1498的女儿398飞1000里快归,这体现了高家绛后代在飞翔能力上的稳定遗传。398白花雌的直子3144n获得三门峡 - 上海雄组10名;1987年,常州01217获得一千公里指定和混合赛双冠军;2004年,常州雨点雌鸽参加一千里比赛于当天归返巢舍。这些辉煌赛绩的背后,是高家绛优秀的品种特性在起关键作用,其遗传结构保证了后代在不同赛事中的卓越表现。
三、培育法则与创新:信鸽培育的智慧结晶
在取得这些辉煌赛绩的同时,高家绛的培育者们也在不断探索培育法则的创新。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他们逐渐摸索总结出一套“同种内远亲交配”的法则。这种法则在信鸽培育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经在省经验交流会上发表后,大家纷纷效仿,一时间名鸽辈出,鸽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景象。
养鸽前辈、一代宗师高俊华先生撰写的《信鸽培育翔经验谈》和《我的养鸽史》等书籍文章,为品种培育及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创新提出“三级训练法”和相对应的“五个重视”,即重视正确指导思想为基础和重视活的情况为条件,为训养信鸽总结了一整套适用的方法。这一理论成果不仅体现了高家绛培育者们的专业素养,也为整个信鸽培育领域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四、后继有人,辉煌延续:高家绛的持续影响力
八十年代后,作为一个优秀的信鸽新品种,高家绛的优秀子裔在全国各大赛事上摘金夺银,成绩斐然。1979年,苏、锡、常、澄和上海三省一市玉门联翔,魏振武的7201号红雄鸽获得半决赛地区亚军、玉门总决赛总冠军,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飞得最远、最快的鸽子。其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与高家绛的优良血统所赋予的强大飞行能力和适应能力密不可分。1986年,连市郭家平的264号雌鸽飞500公里4小时21分归巢,1000公里另一羽雌鸽用时6小时多返回巢舍,931公里8小时内归巢3羽鸽,这样的高分速至今无人打破记录。这不仅体现了鸽子自身的优秀品质,也反映出高家绛品种的优越性。1991年,上海市首翔哈蜜,实际距离2720公里,钱老品系鸽的直外孙女,丁培新的黑花雌鸽获得总6名。1997年,武进梅小平的鸽子飞700公里比赛伯马;1999年,山东郭斯玉的白花雄鸽飞2000公里获得冠军;2000年,杨传道雨点雌鸽获得600公里全国总冠军;2001年,第三届国家赛,吴玉前老师获得全国总冠军、总5名、总9名、1000公里当天到3羽(8小时),如此高的荣誉彰显了高家绛品种的卓越传承和持续影响力。
高氏兄弟和钱老及卫星棚的种鸽,是高家兄弟在养鸽理论和实物两方面的巨大成就。高俊华宗师、钱振元宗师、高志忠宗师、高兆泉宗师、高兆盘宗师、高兆虎宗师、钱官荣宗师,他们光辉的名字,与他们共同创立的新品种一起,将会被永久地载入史册。高家绛的辉煌不仅仅在于其卓越的赛绩和血脉传承,更在于其背后的培育智慧和不断创新的精神。这份智慧和精神,将激励着后来的养鸽人继续前行,创造更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