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戈马利:赛鸽界的传奇与智慧
- 更新日期:2025-03-15 19:52:49
- 查看次数:
在比利时赛鸽的璀璨星空中,凡布罗根·戈马利,这位被人们亲切称呼为“电脑·戈马利”的赛鸽家,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辉煌成绩已无需赘述,而他对赛鸽品质的执着追求,才是他真正成为传奇的关键所在。
戈马利先生是一位对赛鸽品质有着极致追求的人。他始终秉持着一个信念:为家中的优质种鸽寻找完美的配对鸽才是重中之重。无论是公鸽还是母鸽,只要是自家鸽群中的佼佼者,他都会不辞辛劳地去寻觅适配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他常常耗费大量的时间,在比利时或荷兰的名家拍卖会中穿梭。有时,即便遇到许多比自家公鸽条件更优的鸽子,若未能找到适配自家公鸽的母鸽,他也不会轻易妥协。他在拍卖会上的表现堪称专业与专注的典范。他会细心地审视每一羽拍卖鸽,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锁定几羽心仪之选。一旦确定目标,无论价格多高,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出手。这种坚决的态度,充分彰显了他强大的鉴鸽能力和无与伦比的自信心。他深知,盲目追求那些徒有虚名的所谓名鸽毫无意义,真正有价值的是找到适配自家鸽群的鸽子,这远比花费重金购买仅作招牌的鸽子更为明智。
在比利时赛鸽界,杨龚多拉斯先生同样声名远扬。他每两年就会举办一场拍卖会,将整棚90%以上的鸽子进行拍卖,目的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鸽子的饲养管理之中。这种专注于鸽子饲养管理的理念,与戈马利先生注重鸽子品质与适配性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的这种相似理念,在整个赛鸽行业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两位赛鸽家如同行业的灯塔,引领着众多鸽友逐渐向更注重鸽子实际品质的方向发展。他们的理念共同推动了赛鸽养殖理念的转变,让更多的鸽友认识到,赛鸽不仅仅是追求表面的名声或者一时的成绩,更要注重鸽子自身的品质、适配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杨龚多拉斯先生的鸽子能在亚洲声名大噪,离不开麦克·范林登先生的大力推广。麦克·范林登先生在台湾居住了二十年,还娶了台湾妻子阿勤,他凭借自己对赛鸽的热爱以及在当地的人脉资源,为杨龚多拉斯先生的鸽子在亚洲市场打开了知名度。
戈马利先生在欧洲鸽界的影响力巨大。艾力克·林伯格、乔治·托内、盖比·凡德拉比以及新秀罗尼·凡瑞特等众多知名鸽友都对他赞誉有加。这种广泛的认可使得他在欧洲购买优质鸽子时毫无阻碍,在国内他的鸽子也是供不应求。他经常参加一些高档次的拍卖会,选购鸽子用于改良自家鸽群。他坚信,一羽真正优秀的鸽子不仅要在比赛中表现出色,更要具备优良的育种价值。如果一只鸽子仅有好成绩却毫无育种价值,那么在它身上投入过多精力就是一种浪费。
在国内,饲养戈马利鸽子的鸽友数量众多。这得益于戈马利鸽子自身的优秀特质。它们体型偏中大,羽色以灰色居多,部分带有小花头和白条,骨架坚硬。砂眼鸽速度出众,即使在恶劣天气下也能正常发挥,黄眼鸽则综合耐翔性强,尤其适合国内各地公棚赛。在300公里预赛中,它们可能不会展现出顶尖的速度,但到了500公里决赛时却往往能脱颖而出。不过,这也要求参赛者要做好地区比赛的训放工作,否则很难取得理想成绩。戈马利的鸽子眼睛不论砂眼还是黄眼皆偏深暗,是中长距离耐战、稳定性佳的优秀鸽系。在进行公棚鸽配对时,以砂眼配黄眼为佳,若鸽子带有白头白条,应避免与同样有白条的鸽子配对,太白的花蝴蝶往往是牛眼或半牛眼,不易取得好成绩。基于戈马利先生对鸽子品质把控的精准度,普通鸽友很难超越,所以良心建议是最好采用戈马利的鸽子互配。
2009年某月,戈马利先生莅临成都走访,同行的还有瓦特、吉诺等人。某公棚老总舒金海提前几天邀请我担任翻译。原本计划参观另一家公棚,这家公棚的老总也热衷于养鸽。在参观种鸽棚时,该老总特意捉出一羽荣获比利时K.B.D.D鸽王入赏第四名或第五名的鸽子给戈马利先生和其他在场的外籍友人观赏。然而,由于这羽鸽子体质欠佳,戈马利先生直言不讳地说道:“这羽鸽子不管花了多少钱购买,都毫无价值。”当然,这样的话我并未直接翻译给在场的鸽友听。随后在客厅品茶之际,有人询问戈马利先生的幼鸽售价。当我追问需要几羽时,对方却没了回应。不久后老总进来,也提出了相同的问题。我便告知先准备二十万再说,听闻此言,他便默不作声了。
戈马利先生在赛鸽界的传奇故事、独特理念以及他的鸽子所具备的优秀特质,如同明亮的星光,照亮了无数鸽友追求卓越赛鸽的道路,他对赛鸽文化的贡献以及在赛鸽市场的影响力,都将在赛鸽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