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英国长程赛鸽传奇:武里斯与他的“壮志雄心”

英国长程赛鸽传奇:武里斯与他的“壮志雄心”

  • 更新日期:2025-03-16 07:39:48
  • 查看次数:

英国,这片远离欧洲大陆的岛屿,因其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和变幻莫测的气候,成为了赛鸽运动中的独特之地。在这里,赛鸽并非易事,中短距离赛事意味着要穿越山区、丘陵、海峡,长距离赛事则要面对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1000 - 1300公里的赛线。与比利时、荷兰、德国相比,英国的长程赛鸽必须更早分群,独自完成700公里以上的艰苦赛程,途中要面临中央高原、法国西部海湾、凶险的英吉利海峡、布里斯托海峡以及气流变幻诡异的爱尔兰海等重重阻碍。而且,当赛鸽到达爱尔兰时,已是日落西山,还要面对全欧洲最复杂庞大的鹰隼家族,多年来众多赛鸽都倒在了这最后一步。

然而,纵有千难万险,也无法阻挡北爱尔兰长程鸽友们的热情。他们世代精心培育长距离赛鸽,并通过残酷的比赛环境进行检验。在北爱尔兰,一只能从西班牙归巢(800英里,约1300公里)的赛鸽堪称家族荣誉。今天,让我们走进北爱尔兰最出色的长程赛鸽好手——保罗和温迪武里斯夫妇以及他们的英雄赛鸽。

武里斯的赛鸽之路

  • 起步与转变:武里斯于1972年开始与父亲共同参与赛鸽运动,最初主要参加英伦三岛的中距离赛事。到了1983年,他意识到在长距离赛鸽领域有所建树,既能最大限度挑战自我,又能体现鸽棚整体实力,于是开始专注于长距离赛鸽的培育。

  • 种鸽选择与育种:武里斯将目光投向当时北爱优秀的长距离赛鸽家马林斯鸽舍。马林斯主要使翔韩森鸽和凡王路易品系,70年代曾多次前往荷兰北部恒德利本舍引进优秀种鸽,恒德利在1980年飞出巴塞罗那1245公里国际冠军后,马林斯再次引入老恒德利的凡王品系,他自己也成为北爱尔兰优秀的长距离赛鸽家,在1315公里的西班牙巴塞罗那赛点,一个赛季收获3羽归巢获奖鸽,轰动全英国。武里斯引进凡王路易品系后与本舍老鲍斯丁品系杂交,用二代在穿越英吉利海峡的600 - 700公里赛线上大量检验。2岁鸽之后开始参加1000公里的法国波尔多、1130公里的波城、1250公里的西班牙帕拉莫斯和1320公里的巴塞罗那等赛事。

武里斯只选择中小型种鸽育种,直接淘汰体型较大的种鸽,因为他认为在欧洲大陆的1200公里远程速度赛上,中型偏大的鸽子可能还有一线生机,但在英伦三岛的隔夜隔海长距离赛中,中型偏小或小型赛鸽更具优势。老韩森及凡王路易属于同源种鸽,在这个距离和级别上,具有无与伦比的体质、羽毛、骨骼和肌肉,尤其是超强的定向导航能力和不屈不挠、不死必归的精神。在北爱尔兰,1200公里以上赛鸽比英格兰的鸽子要多飞150 - 200公里,多穿越两次海峡,这样险峻的赛线,只有意志力非凡的种精才能胜任,在武里斯看来,这是北爱尔兰长程赛鸽的灵魂。而1100 - 1300公里长程速度赛仅属于实力最强的赛鸽手,他认为这个级别上的发挥没有偶然因素,鸽棚需要在经验、方法、鸽种和培育方向等方面有丰厚积累,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连续多年成绩下滑,这也是英格兰排行榜上年复一年都是老手的原因。

  • 训练与比赛:武里斯崇尚“自然饲鸽法”,每年春季育出30羽幼鸽,秋季用优秀赛绩鸽育出10羽晚生鸽,整个鸽队赛鸽不到60羽,种鸽约40羽。英国是欧洲众多鹰隼的故乡,每年约30% - 40%的幼鸽被天敌猎杀,自然淘汰,到赛季开始时往往只剩一半可参赛,这是英国赛鸽的独特之处。

武里斯的幼鸽仅有家飞没有路训,只用一岁鸽飞到英吉利海峡边,500公里是极限,目的仅是让它们平安归巢,学习积累飞翔和方位判断的经验。一岁之后才开始真正的考验,赛鸽一个赛季要3次穿越爱尔兰海 - 布里斯托海峡和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中部赛点,北爱联合会比赛往往有上千羽赛鸽参加。到2岁时,所有赛鸽开始冲击1100 - 1300公里的隔夜长距离赛事,如波城、帕拉莫斯和巴塞罗那。

“壮志雄心”的诞生与辉煌

  • 血统与特质:“壮志雄心”是一羽凡王路易韩森种精,它继承了凡王路易和老韩森的优良血统,拥有绝佳的体质、羽毛、骨骼和肌肉,尤其是超强的定向导航能力和不死必归的精神。

  • 赛绩与荣耀:在北爱的长距离赛事中,“壮志雄心”表现非凡。例如,在[具体赛事名称]中,它以[X]小时[X]分的归巢时间获得了第[X]名的好成绩,在面对比英格兰鸽子多飞150 - 200公里、多穿越两次海峡的艰难赛线时,它凭借顽强的毅力脱颖而出,成为北爱尔兰长程赛鸽的灵魂。在1100 - 1300公里的长程速度赛中,“壮志雄心”多次展现出实力最强赛鸽手的风采。武里斯深知,这个级别上的发挥绝非偶然,而是鸽棚丰厚积累、经验和方法,以及鸽种和培育方向共同作用的结果。

  • 挑战与考验:在长距离赛事中,“壮志雄心”不仅要应对外部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在鸽群内部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由于长距离赛鸽对体能和耐力要求极高,鸽群内基因的多样性也可能影响它的表现。如果鸽群基因过于单一,可能会在面对不同环境压力时缺乏适应性,这对“壮志雄心”来说也是一种潜在的挑战。

武里斯的育种哲学

  • 自然饲鸽法:武里斯坚持自然饲鸽法,强调种鸽的挑选和积累,追求血统基因的纯正。他只用经过无数比赛检验的种精,一代代线性育种,谨慎外交相融合。与现代一些人工干预较多的饲鸽法相比,自然饲鸽法下鸽子的成长速度可能较慢,在短期赛绩提升方面可能存在不足。但这种方法更注重鸽子的自然生长和适应能力,从长远来看,有助于培育出适应本地复杂环境的赛鸽。例如,他的鸽子在面对英国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时,能够凭借自身的适应能力更好地完成比赛。

武里斯每年2月底3月初让种鸽配对,冬天不分棚饲养,而是让种鸽在亮笼中站栖架,以此磨练和考验鸽子的健康程度。从12月到1月全棚关养,这是为了保护赛鸽免受鹰隼的猎杀。这种做法背后有一定的生物学依据,冬季让鸽子站栖架可以增强它们的体质和免疫力,全棚关养可以减少外界危险因素对鸽子的影响,保证鸽群的稳定。

  • 严谨与专注:武里斯夫妇的育种法则简单而自然,只追求血统基因纯正,通过比赛检验种精,一代代传承和优化。这种育种方法在遗传稳定性方面具有优势,通过选择具有优良血统和赛绩的种鸽进行繁殖,可以将优秀的基因稳定地传递给后代。与其他一些育种方法相比,在适应性方面,它能使鸽子更好地适应本地的环境条件,因为经过多代本地环境下的比赛筛选,鸽子已经逐渐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地形等因素。

  • 简单而自然:“最好的检验是赛鸽车”,这句话武里斯经常挂在嘴边,这体现了他对自然选择和比赛检验的重视。这种简单而自然的育种法则有助于保持鸽种的纯正性和适应性,是他多年赛鸽经验的总结。

结语

武里斯夫妇与他们的“壮志雄心”在北爱尔兰赛鸽界具有独特的意义。他们独特的育种方法和赛鸽培育模式,对北爱尔兰赛鸽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武里斯对种鸽的严格挑选、独特的训练方式以及对自然饲鸽法的坚持,使得他培育出的赛鸽在长距离赛事中表现卓越。

展望未来,武里斯可能会继续坚持他的育种方向,进一步优化鸽种。“壮志雄心”的后代也备受期待,它们或许将继承先辈的优良品质,在长距离赛鸽领域续写辉煌,继续展现赛鸽运动的魅力与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