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狐狸精”:二战后欧洲长距离赛鸽的传奇种精
- 更新日期:2025-03-16 13:01:14
- 查看次数:
在当今的荷兰长距离鸽坛,柯穆伦、萨亚父子、考夫曼父子、万德威尔顿父子、杨波德、沃格尔、布雷格曼等众多著名鸽友的名鸽中,无一例外地流淌着一只1947年出生的小母鸽的血脉。这只鸽子的影响力如同繁星点点,洒落在现代赛鸽界的天空,它的后代如同璀璨星辰,闪耀在赛鸽的舞台上。这只鸽子就是“银色狐狸精”,一只在二战后欧洲长距离赛鸽品系中有着传奇地位的种精。
二战后的欧洲,犹如一片经历了暴风雨洗礼后的大地,百废待兴。战争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创伤,鸽友们也未能幸免。在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肆虐下,无数的鸽友遭受了难以想象的损失。他们失去了对赛鸽的记录,那些曾经精心记录赛鸽血统、赛事成绩的本子可能在战火中化为灰烬;他们失去了心爱的鸽子,那些曾经陪伴他们、如同家人一般的赛鸽,可能在战争的混乱中离散或者丧生;他们失去了家园,那温暖的鸽舍、熟悉的庭院可能被炸毁或者被侵占;他们失去了自由,在战争的阴霾下,人们的生活处处受限;他们失去了亲人,战争的残酷使得许多家庭支离破碎;甚至,很多鸽友失去了自己的生命。然而,随着和平的降临,就像黑暗中透出的一丝曙光,赛鸽运动迎来了新生的开始。
1947年,在这样一个充满希望与重建气息的时代,一只伟大的小母鸽诞生了,她就是斯丁伯格面包师梅斯特斯的浅斑小雌鸽。她的血统多年来一直是鸽友们讨论的话题,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她的血统与德国占领时期创建的军鸽队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时的斯丁伯格,所有老一辈鸽人都坚信她的血管中流淌着乌曼斯父子家族几十年里精心培养的最顶级赛鸽的精华。在德国占领时期,乌曼斯父子满棚的精华被德军收缴,用于建立第一军鸽场。可是,在解放前夕,这数百羽信鸽被德国人全部运走,从此销声匿迹,这无疑成为了二战给荷兰长距离赛鸽带来的最大创伤。
这只小母鸽聪明过人,就像一个灵动的精灵,这也许就是她被称为“狐狸精”的原因吧。她的翅膀泛着银光,仿佛是上天赋予她独特的标志。在赛场上,她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1949年,她在圣维仙全国赛事中荣获第3名;1950年,在达克斯全国赛事中获得亚军,在圣维仙全国赛事中取得第55名;1951年,在达克斯全国赛事中获得第27名,在圣维仙全国赛事中取得第47名。
“银色狐狸精”与“86”号种雄组成了面包师梅斯特斯棚中的第一配对,它们就像是鸽棚中的黄金组合。它们的子代备受鸽友们的喜爱,成为当年面包师家中最抢手的“商品”。后来,杨阿腾的儿子安东阿腾看到了这对鸽子的潜力,不惜重金将这一黄金配对引进回家。这一引进,仿佛为“银色狐狸精”开启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她的传奇故事也从此开辟了新的篇章。
二战后的杨阿腾,他在餐厅楼上的鸽棚成为了荷兰最大的商业种鸽繁殖场。这里的交易十分繁荣,从种蛋交易到幼仔、成年种鸽,甚至到老种鸽的出售,应有尽有。杨阿腾也因此成为了那个时代最高水平也是最伟大的“鸽贩子”。而“银色狐狸精”来到阿腾手中,就如同“播种机”开始工作一样,她强大的繁殖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银色狐狸精”的繁殖力超强,这种能力一直持续到她16岁。她的后代如同繁星般众多且闪耀,像阿格马尔的“500号”、杨迪威德的“131”、万德维根父子的“老多福杰”、凡吉尔的“老59”、斯托弗论的“老白条”、利腾伯格的“10号”、范登伯格的“小诺特”,以及后面的威姆穆勒、拉扎诺姆、柯尼普斯等人的鸽子,都流淌着她的血脉。值得一提的是,杰夫凡王路易著名的“老司宾”种母是“银色狐狸精”四代孙女,而“司宾”线又成就了后来的古柏兄弟、彼得艾顿、杨希伦、雅克斯德克等人。
“银色狐狸精”本身具备辉煌的赛绩,同时育种能力超群,她把优秀长程赛鸽的所有优秀特质通过遗传发挥得淋漓尽致。60年过去了,每一个赛季,在赛鸽的赛场上,我们似乎都能寻觅到她的影子。她就像一颗永远闪耀的明星,在赛鸽运动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当之无愧地成为二战后欧洲长距离赛鸽品系中第一个涌现出的“种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