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赛鸽传奇:夏拉肯与他的鸽坛风云

赛鸽传奇:夏拉肯与他的鸽坛风云

  • 更新日期:2025-03-16 13:03:02
  • 查看次数:

在欧洲鸽坛的璀璨星空里,艾迪·夏拉肯(Ad Schaerlaeckens)犹如一颗耀眼的巨星。长久以来,在欧洲鸽友票选的“最受欢迎的赛鸽作家”以及“欧洲年度最佳作家”中,夏拉肯都荣登榜首。他曾连续五年担任《赛鸽运动》杂志的专栏作家,以从不延误的准时交稿和源源不断的文思,令同行们由衷钦佩。

在投身赛鸽运动之前,夏拉肯是一位在教育领域颇有建树的教授,教授荷兰文、英文和经济学。凭借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他在欧洲鸽坛的文字创作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他受邀为比利时的《De Duif》、荷兰的《NPO》以及德国的《Die Brieftaube》这三大鸽刊撰文,并且还是八家杂志社的特约撰述,其中比利时的《De Duif》鸽报为每周发行的周报,他的文字通过这些刊物广泛传播,影响力深远。

夏拉肯不仅是一位高产的赛鸽作家,更是一位著作等身的作家。他创作的《詹森兄弟传寄》这部鸽坛巨作,发行版本涵盖超过十种语言,在全球鸽坛引起轰动。2007年和2008年,他又分别有英文版和荷兰版的新作问世,不断展现着自己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才华与热情。

然而,夏拉肯绝不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早在1974年,他就凭借优异的赛鸽成绩在欧洲鸽坛崭露头角,这一辉煌成就延续至今,他几乎每年都能在赛场上斩获冠军。尤其是在规模盛大的荷兰奥尔良幼鸽赛中,他的成绩无人可及,因此被《NPO》授予“奥尔良先生(Mr.Orleans)”的殊荣。

夏拉肯具有独特的眼光,总能抢先发现超级鸽,而且他敢于直言不讳地揭露欧洲鸽坛中隐蔽的一面。当他谈论赛鸽运动、育种配对、养鸽盲点等话题时,眼神中自然流露出一代强豪的豪情与智慧,这让众多鸽友对他钦佩不已。

对于台湾鸽友来说,夏拉肯的金母“丝丝”(88 - 3206088)是他们认识夏拉肯的重要契机。这只被夏拉肯称为“丑女丝丝”的灰雌鸽,看似貌不惊人,却为夏拉肯开创了全新的赛鸽格局,奠定了他日后年年夺冠的坚实基础。这也印证了强豪们常说的“鸽子不是用‘看’的”这一理念。

与其他赛鸽人物的对比:凸显夏拉肯的独特之处 在赛鸽界,有许多知名人物,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赛鸽成绩和育种理念。与一些赛鸽人物相比,夏拉肯在育种理念上有着独特的创新之处。例如,某些赛鸽家在育种时可能更倾向于保守的近亲繁殖,以保持血统的纯正性。而夏拉肯则更加灵活,他善于发现不同血统鸽子之间的优势互补。就像他在2001年金母“丝丝”声名大噪时,并没有局限于依靠“丝丝”的血统,而是悄然寻找新的优良血脉。当他发现B01 - 6455067(引种自比利时籍籍无名的小鸽舍居斯特·詹森)与克里人直子的配对后代具有巨大潜力后,便积极培育,并且067的育种表现甚至超越了金母“丝丝”,他将其命名为“新丝丝NewSissi”。如今他舍内的一线种鸽和奖鸽几乎都带有“新丝丝”的血缘,这种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的育种理念使他在赛鸽培育方面取得了独特的成绩,与其他相对保守的育种理念形成鲜明对比。在赛鸽成绩方面,虽然很多赛鸽人物都有过辉煌的战绩,但夏拉肯的成绩稳定性极高,多年来持续在众多比赛中名列前茅,这也是他与其他赛鸽人物的显著区别之一。

深度剖析夏拉肯关于短距离鸽子的观点 夏拉肯认为飞短距离的鸽子比较聪明,这种观点背后有着深刻的科学依据和对赛鸽行业的重要影响。从生理特征上看,短距离鸽子的大脑可能具有更发达的导航系统相关的神经结构。研究发现,这些鸽子的内耳结构可能更为精细,有助于它们更敏锐地感知地球磁场的变化,从而在开笼后迅速判断回家的路线。在行为表现方面,短距离鸽子在出笼瞬间就会展现出强烈的归巢欲望和方向感。它们不像长距离鸽子可能有较多时间去调整飞行方向,短距离鸽子一旦起飞,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朝着家的方向飞去。这种特性在赛鸽行业的鸽子培育方向上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它使得很多鸽友在选择种鸽时,会更加注重鸽子的即时反应能力和短距离导航能力的基因传承。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短距离赛鸽比赛的整体水平,也促使鸽友们在训练和饲养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更好地发挥短距离鸽子的优势。

2004年6月中旬的拉斯特年660公里比赛中,夏拉肯的鸽子入赏5位和8位,6月底又飞出6位和8位,这些成绩都是B01 - 6455067(引种自比利时默默无闻的小鸽舍居斯特·詹森)与克里人直子配对作出的鸽子取得的。夏拉肯曾俏皮地说,每十年就有一次机会获得超级鸽,而067的育种表现超越了金母“丝丝”,所以被命名为“新丝丝NewSissi”。成功并没有让夏拉肯满足于现状,在2001年金母“丝丝”声名鼎盛之时,他就已经悄悄探寻新的优良血脉,如今他舍内的一线种鸽和奖鸽几乎都带有“新丝丝”的血缘,这充分体现了他作为育种家的远见卓识。

有人疑惑夏拉肯为何专注于短距离比赛,他表示自己的鸽子在400公里到600公里的赛距上表现最佳。在引进外鸽时,他受杨·龚多拉斯的影响,倾向于选择短距离的超级鸽。因为在他看来,短距离的鸽子在开笼后必须迅速判断回家路线,没有多余的思考和修正时间,一旦开笼2 - 3分钟没找对路,就很难夺冠,这需要极高的智能。但他也强调,赛距并非问题,他从不担心自己的鸽子是否有能力飞更远的距离,事实也证明它们在长距离比赛中同样表现出色,只是他个人更喜欢速度赛而已。

夏拉肯以对赛鸽的满腔热忱和源源不断的文思,期待通过见证这样一个传奇性的王朝,让那些有幸养到他鸽子的人能够在赛鸽事业上更上一层楼。虽然大家都知道在赛鸽运动中“好运”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夏拉肯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在运气来临之前做好充分准备才是关键,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搭上幸运的列车。

2009年辉煌战绩(参赛鸽数极少,入赏率高达90%)

  • 在9334羽的比赛中,取得全国9、12位等成绩(首次参加布洛瓦长距离全国大赛);
  • 8289羽的比赛中,取得7、8位等成绩;
  • 7720羽的比赛中,荣获冠军、亚军;
  • 7389羽的比赛中,获得3、10、15位等成绩;
  • 6821羽的比赛中,荣获冠军(在27241羽中为第一高分速);
  • 3040羽的比赛中,获得32、85、86位等成绩;
  • 1800羽的比赛中,取得3、8、26、28、34位等成绩;
  • 1309羽的比赛中,获得14、16、32、44、46、47位等成绩;
  • 1205羽的比赛中,荣获1、3、4、5位等成绩;
  • 1128羽的比赛中,取得2、3、7、9、12、13、18、19、20、25位等成绩;
  • 1041羽的比赛中,获得31位等成绩;
  • 325羽的比赛中,荣获1、4、7、19、21位等成绩;
  • 377羽的比赛中,取得8、10、11、12位等成绩;
  • 429羽的比赛中,荣获2、3、4、5、17位等成绩;
  • 524羽的比赛中,取得3、5、14、18、22位等成绩。

夏拉肯的故事,是赛鸽运动与文学才华完美交织的传奇。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只有运气与充分准备并存,才能在赛鸽事业的道路上驶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