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鸽之道:好鸽难觅,坏鸽易寻
- 更新日期:2025-03-21 07:03:01
- 查看次数:
在多年的养鸽生涯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对鉴鸽有了深刻的感悟。其中最明显的一点便是:想要挑出好鸽子并非易事,而找出坏鸽子则相对轻松。
好鸽子为何难挑
在赛鸽领域,“好成绩”无疑是评判好鸽子的唯一标准。然而,赛鸽能否取得好成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鸽子自身的健康状况,如呼吸道、肠道等生理指标,会影响其在比赛中的表现;情绪状况,像亢奋度等心理指标,也对比赛发挥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比赛时的天气状况,如风向等自然因素,同样不可忽视。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为准确鉴定好鸽子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除了上述因素,还有几个关键方面导致好鸽子难以挑选。其一,鸽子的“品相”,即眼睛、骨架、肌肉、翅膀等外在特征,即便达到一流水平,在鉴鸽中也只能占30分。外在品相固然重要,但它并非决定赛鸽优劣的唯一因素。
其二是导航能力。不同鸽子的导航能力差异巨大,有的鸽子擅长飞远程,有的则在短距离飞行中表现不佳。而且,同一羽鸽子在不同时期的导航能力也会有所变化,曾经飞过1000公里的鸽子,可能在500公里的比赛中迷失方向;而有些飞不了50公里的鸽子,其后代可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导航能力是鸽子先天具备的能力,人们只能通过路试来检验。导航能力强的鸽子飞行线路更接近直线,既节省体力又能缩短飞行时间。
其三是归巢毅力。这是指鸽子从司放地返回巢穴的急切心情和坚定意志。不同鸽子的归巢毅力差异明显,优秀的鸽子在飞行途中不受任何干扰,奋力前行;而较差的鸽子可能会中途跟随其他鸽子飞行。同一羽鸽子的归巢毅力也会受到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期有所波动。归巢毅力需要与导航能力相互配合,否则容易走弯路。
虽然血统在养鸽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它能让我们了解这一类鸽子的大致特性,但遗传往往是形似容易神似难。如果仅依靠血统就能轻易养出好鸽子,那养鸽就变得过于简单了。因此,后期对鸽子特性的鉴定更为关键。
需要强调的是,导航能力和归巢毅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即使是经验丰富的鉴鸽高手也无法违背这一客观事实。所以,想要准确挑出好鸽子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坏鸽子为何易找
在长期的养鸽实践中,人们主要依据“品相”来判断坏鸽子。由于导航能力和归巢毅力难以直观判断,品相鉴鸽成为了一种相对可行的方法。
从理论上讲,品相鉴鸽并不科学。因为相貌好、各方面都令人满意的鸽子,其导航能力和归巢毅力未必出色;而相貌差、其他方面不理想的鸽子,也有可能具备优秀的导航和归巢能力。不过,“年轻艺术家”“丝丝”这样的个例毕竟是少数。从概率上看,在众多品相好的鸽子中,真正能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只是少数;而品相差的鸽子中,出现好鸽子的概率则更低。可以说,在所有冠军鸽中,品相好的占90%以上。
在我的养鸽经历中,有很多次因为考虑到血统、上代曾有过好成绩等因素,将那些品相不好的鸽子留了下来,但结果往往令人失望。这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好鸽子让人失望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坏鸽子带来的失望则更多。
当然,品相鉴鸽并非易事。只有见识过大量好鸽子、悟性极高的人,才能掌握这门本领。在评判鸽子品相时,需要综合考虑平衡、匀称、重量、灵敏、神态、毛色是否亮丽、口腔是否洁净等多个指标。
通过品相,我们或许能够窥探到鸽子的某些品质,但这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悟性。即便如此,这也仅仅是一种“感觉”,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来支撑。鸽文化博大精深,若有人将这种“感觉”当作真理,那他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鉴鸽师。
在实际鉴鸽过程中,我常常遇到别人拿着自认为不错的鸽子让我鉴定,我虽觉得不好,但有时也难以说出具体理由。不过,事实证明我的判断大多是正确的,毕竟好鸽子本身就少,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大上海赛鸽环境中,坏鸽子相对更容易被识别出来。
养鸽建议
把品相差的鸽子都淘汰掉,剩下的鸽子也未必都是好鸽子,这也再次印证了好鸽子难挑的事实。因此,我建议在自身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繁育更多的鸽子参加比赛,并且多给它们参赛的机会。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对自己的养功和种鸽有足够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在赛鸽的道路上增加找到好鸽子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