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赛鸽运动新时代:精准选择成就卓越赛绩

赛鸽运动新时代:精准选择成就卓越赛绩

  • 更新日期:2025-03-21 17:07:44
  • 查看次数:

新的赛季已然开启,我们特此开设专栏聚焦赛鸽选择这一主题。为何如此?因为选择在赛鸽运动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决定赛鸽成绩的关键因素。

赛鸽运动的时代变迁

在过去的20年里,赛鸽运动实现了跳跃式的巨大进步。然而,一些老鸽友却未察觉到这种变化,依旧使用过去的鸽子和老方法参赛。回溯上世纪70 - 80年代的冠军鸽友,如今已很难在赛鸽赛场上赢得比赛。2007年以前,我们也是其中一员,习惯沿用老方法和老鸽系,毕竟过去用它们取得过不错的成绩。

20年前,我们常选用比赛成绩一般的鸽子参加长距离赛事。那时,赛鸽要在一日赛中取得靠前成绩颇为不易,鸽钟常常打到晚上10点,还有许多鸽子未归巢,甚至次日还需继续打钟。在北荷兰80年代的圣维仙赛中,鸽钟甚至要放置一个礼拜,比赛结束后归巢的鸽子数量依然寥寥。但如今,赛鸽运动的节奏已大幅加快。如果鸽子未能在冠军归巢后的15分钟内回来,基本就意味着与成绩无缘。现在的一日赛,若1个小时内未结束,我们就会认为比赛节奏过慢。

如今,大部分鸽友都会挑选最优质的鸽子参加一日赛,否则很难取得理想成绩。一日赛的赛程通常在500 - 700公里之间,赛鸽的归巢情况受风向影响显著。若刮西北风,多数鸽子能够顺利归巢;但若是东北风或北风,很多鸽子就难以按时返回。这并非由距离决定,而是取决于飞行时长。一般来说,赛鸽飞行5个小时不成问题,体质较好的能飞7 - 8个小时,而顶尖赛鸽在饲养和训练得当的情况下,能够连续飞行10 - 11个小时,并在当日归巢。

寻找符合时代要求的赛鸽

我们应着力寻找能够飞行10小时且归巢时状态良好、能取得优异成绩的赛鸽。因为这类赛鸽符合当下赛场的要求,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它们不仅能提升短距离赛鸽的品质和韧性,还能加快超长距离隔日赛的速度。若拥有一两只逆风飞行表现出色的赛鸽,务必好好呵护,它们是未来赛绩的重要保障。

好鸽、幸运鸽与鸽王的差异

要准确区分好鸽、幸运鸽和真正的鸽王。幸运鸽可能会偶然获得非常优异的成绩,比如赢得NPO国家赛头衔,但在此前后若成绩平平,就不能称之为好鸽。而稳定的好鸽则会频繁在鸽会或联合会的赛事中斩获冠军。

国家鸽王则是在一年或更长时间内,赛绩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的赛鸽。像考夫曼的小迪克、杨·荷伊曼的哈利号、爱亚卡普的切、彼得·文斯特拉的超级赛雌“美丽人生”以及我的密苏里女孩等,这些顶级赛鸽都出自优秀的鸽舍、鸽主,并且所处地理位置也有利于赛鸽运动。

鸽王的外在特征

克拉克·凡林普曾描述,现代一日赛长距离赛鸽体型相对较小,肌肉质感佳,与龙骨保持一定距离。真正的顶级好鸽拥有超级翅膀,副羽短而主羽长,尤其是后面几支主羽。它们的耻骨紧密,两块厚骨相对,背部水平且平顺,从肩膀到尾巴呈一条直线,背部与尾巴连接的部位没有凹陷。好鸽看上去精明聪慧,带有一种类似老鹰般的威严神情。

当然,并非所有好鸽都具备上述所有特征,没有这些条件的鸽子也可能是好鸽。但如果鸽子存在一个或多个明显缺点,就很难成为长距离鸽王。而且,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鸽子的头脑聪慧程度,有些赛鸽外表看似具备鸽王特质,但实际头脑可能不够灵活;或者鸽主训养方法不当,即便拥有好鸽,也可能导致其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赛鸽的选择策略

有一种观点认为,将赛鸽放入笼子送去参赛就是最好的选择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正确的。如果每个礼拜都让所有鸽子参赛,赛季结束后,留下的自然是表现出色的赛鸽。然而,这种方式成本过高。我不会留用存在诸多缺点的鸽子,因为在艰难的一日赛中,它们很可能一去不返。如果仅参加短距离速度赛或中距离比赛,赛鸽的外在条件或许没有长距离比赛那么关键。在短距离赛事中,意志力强的赛鸽即便外在条件有所欠缺,也有可能取得好成绩,但长距离一日赛则需要赛鸽具备10小时的耐翔力。

从健康角度进行选择同样重要。我们全年都会关注赛鸽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就会送医治疗。但如果同一问题出现两次,就会淘汰这只赛鸽。在赛鸽还处于雏鸽阶段时,我们就要严格筛选。如果同时孵化的两只幼鸽中,有一只生长缓慢、粪便异常多且弄脏羽毛和翅膀,或者翅膀发育不良,都应予以淘汰。顶级赛鸽数量稀少,体弱的鸽子很难赢得大奖。当幼鸽开始出巢外飞时,若一群赛鸽都健康有活力,而有一只显得体弱,也应及时淘汰。在赛鸽训练过程中,要持续进行筛选,对于那些状态不佳、不爱飞行的赛鸽,应果断淘汰。

在赛鸽运动的新时代,精准的选择是取得卓越赛绩的核心。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不断优化赛鸽选择策略,才能在赛鸽赛场上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