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彭发贵:与鸽相伴半世纪,赛鸽人生绽光彩

彭发贵:与鸽相伴半世纪,赛鸽人生绽光彩

  • 更新日期:2025-03-21 18:41:05
  • 查看次数:

在安顺城内,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叫彭发贵,祖籍江西,祖上迁至黔中,他在这里成长、生活,与鸽子结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不解之缘。

彭发贵家境普通,他在安顺三中完成学业后,先后在铁路、财贸、轻工系统工作,最终在安酒集团退休,每月退休金仅 1600 多元,老伴的退休金更少。他有两个女儿,都已成家。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养鸽的热爱与投入。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彭发贵便开始养鸽,这一爱好坚持至今,从未间断。即便经历搬家、工作调动、改行,他始终带着鸽子。早年在铁路工作时,流动性大,居无定所,他仍不忘带上鸽子一起“周游四方”。后来工作稳定,买房时他特意挑选楼层高、屋顶好用的楼盘。单位分给他四楼的住房,他却不满意,托关系换到了顶楼,只为给鸽子一个更好的家。

他最早养的是本地土鸽,像青毛铁嘴桃砂、尖凤花砂、沓凤白砂等品种都曾在他的鸽棚中生活过。那时没有专业组织,交通也不便,他就用纸箱拎着鸽子到七眼桥镇宁县城放飞,鸽子上午放飞下午归巢,在当时已是不错的成绩。随着视野的拓宽,他结识了贵阳的鸽友,从林老五、沙启鹏等处引进“菜老包”“北京鸽”“万能 37”等品种,养鸽水平不断提高。

工作繁忙的彭发贵时常出差,鸽子便交给爱人打理。爱人是个贤妻良母,不仅操持家务、养育儿女、奉养父母,每天还坚持到鸽棚喂食打扫。彭发贵内心十分感激爱人的支持。养鸽也陶冶了他的情操,他不抽烟、不酗酒,偶尔钓钓鱼。他家境普通,陈设简朴,但墙上挂着书法家栾惠民以鸽为题的书法作品,如“蓝天寄情”“长空千里彩云归”,尽显人鸽之间的和谐与他健康高雅的生活状态。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单位与领导同事关系融洽,与邻里也相处和睦。

彭发贵积极投身各类赛鸽赛事,成绩斐然。从 1986 年到 2008 年,他的鸽子在众多比赛中斩获佳绩,包括安顺市鸽会(西秀区)、安运司鸽会、安顺地区鸽会等举办的不同距离赛事,如 500 公里、700 公里、1000 公里等比赛,多次获得冠、亚、季军及其他名次。

他的鸽舍规模不大,棚里现养着六七十羽鸽子,属于安顺信鸽界的小型鸽舍。鸽群中三分之一是从安顺鸽友叶勇处引进的 99 - 049911 灰砂眼雄,与自己棚内特留种鸽 95 - 0148 灰砂雌和 99 - 147242 雨砂雌的后代。这一系鸽子表现出色,先后育出多个冠军,至今发展至第五代仍保持良好成绩。

然而,1992 年,彭发贵遭遇了不幸,鸽棚里的几十羽好鸽子被盗,其中不乏优秀种鸽。他难受了一段时间,但心地纯善、凡事淡定的他很快就释然了。他希望偷鸽子的人是因为喜爱鸽子,能善待它们并育出优秀后代。所幸还有两三羽鸽子留下,他重振旗鼓,精心培育,育出了新生代。只是新鸽子难以找回老鸽子那种与人相依相伴的情愫,他时常怀念那些被盗的爱鸽。

彭发贵热心帮助新鸽友,毫无保留地分享养鸽经验和教训。1995 年,普定几位年轻鸽友希望他引路到贵阳求鸽,他欣然陪同前往,最终帮助他们从沙习鹏老师处获得“哈密”鸽。这只鸽子在普定经过鸽友精心培育,后代发挥出色。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彭发贵担任地区鸽会理事长,负责鸽会赛前赛后的物资资产监理服务、日常事务以及赛事研究等工作。他利用自己在供销部门工作时积累的人脉,为鸽会联系车子、办理转运手续,照顾赛鸽状态。对于力量小、困难大的县区鸽会,他也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他性情豪爽、热情好客,与四方鸽友交流融洽,深受广大鸽友的尊重和喜爱。

彭发贵用大半辈子书写了与鸽子的传奇故事,他在赛鸽道路上的坚持、豁达以及对鸽友的无私帮助,都成为安顺信鸽界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