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雌鸽“丝丝”:赛鸽界的育种奇迹与启示
- 更新日期:2025-03-24 11:18:15
- 查看次数:
在赛鸽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以外表来评判鸽子的好坏,就如同人们会凭外貌去评价一个女孩是否聪明一样。然而,一羽名为“丝丝”(Sissi)的雌鸽,却彻底改变了我的这种认知,它以卓越的育种能力和后代辉煌的赛绩,书写了一段令人惊叹的传奇。
我从事赛鸽相关写作多年,在众多赛鸽杂志上都有专栏,写作已然成为我的生计。为文章取标题和寻找题材一直是写作中颇为困难的部分。这篇文章是关于我一羽1988年出生、环号最后三码为088的鸽子的故事,我从电影《一条名叫汪达的鱼》那里获得灵感,为它取名“丝丝”。需要说明的是,我写这篇文章并非为了卖鸽,“丝丝”的后代在荷兰早已供不应求,我只是想分享它故事里蕴含的精神。
鸽友们虽然都很聪明,但实际上我们对鸽子的了解并不深入。我们能看到鸽子的漂亮外表和强壮体格,却难以知晓它们是否聪明。就像在生活中,漂亮女孩很少能口出睿智之言,漂亮的鸽子也不一定就聪明,既漂亮又聪明的鸽子十分罕见。
“丝丝”这羽雌鸽在2000年4月不幸去世,但它堪称育种奇迹。它的后代创造了无数辉煌赛绩:1996年,我有2羽省赛冠军超级鸽(参赛鸽数约11000羽)是它的后代;联盟赛里我表现最佳的6羽鸽子同样是它的后代;1999年,又有2羽省赛冠军鸽(参赛鸽数约10000羽)出自它;2000年5月5日,一羽雄鸽(环号98 - 5812162)在天气不佳、参赛鸽数约13200羽的比赛中,超前其他对手7分钟勇夺冠军,也是“丝丝”的后代;今年6月24日,我的鸽子在奥尔良飞赛里赢得冠军、亚军、季军和第5位,还是“丝丝”的后代。此外,还有众多鸽友的优胜鸽也是“丝丝”的后代,其后代的光荣赛绩数不胜数。
我在赛鸽生涯中,有着“对明日之星都能捷足先登”的美誉,但这不全靠运气。我不会轻信那些冠军强豪的报导,因为很多报导是为了宣传卖鸽,且赛绩不完整,有误导作用。在荷兰和比利时,赛况复杂,评判鸽友好坏不能只看表面赛绩,还必须了解参赛鸽数、比赛激烈程度以及鸽舍地点。比如一场1200羽的比赛,平均每3羽参赛鸽就有1羽能获奖。X先生夺得冠军和亚军,但他派出60羽赛鸽只赢得6个奖项,赛绩其实惨不忍睹;而Y先生只派遣3羽赛鸽出赛,入赏第12、15和20位,赛绩则十分出色。
“丝丝”的故事要从1991年说起。当时我听说有一羽比利时雄鸽能育出许多超级鸽,便和美国鸽友前去拜访鸽主。鸽主开出高价后,还免费送了一羽雌鸽,就是“丝丝”。带回鸽子后,发现它们外观很丑,美国朋友放弃购买,我虽自责浪费钱,但也只能让它们育种。
1992年,雄鸽育出的幼雏表现一般,“丝丝”育出的首批幼雏很差,我淘汰了部分。其中一羽10周大的幼雏迷飞到德国汉堡,我本想摆脱它,没想到它竟在未受训练的情况下,从600公里外的汉堡飞回我的鸽舍。这羽雏鸽(环号92 - 5212278)后来赢了7场比赛,它的后代环号99 - 1944577鸽更是多次夺冠。同年,一位日本进口商向我购买了“丝丝”和雄鸽,后来他因鸽子外观丑卖不出去要淘汰,我把钱还给他,让他把鸽子送回荷兰,“丝丝”得以回来继续育种。
1993和1994年,荷兰和比利时鸽友因“丝丝”后裔深灰的颜色和较小的体型而不愿购买。但1995年,“丝丝”后裔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名声大噪,大家都想买其血统。1996年,我保留了4羽“丝丝”夏天生出的子裔,没有为钱财出售。后来我再向比利时鸽友买更多鸽子,发现都不好,我的美国朋友和日本进口商买的“丝丝”兄妹鸽也无法育出好后代。
从“丝丝”的故事中,我们能得到诸多启示: 首先,获得好鸽需要好运气。没买到好鸽不代表受骗,超级鸽的兄妹鸽不一定好,“丝丝”也曾育出劣鸽。 其次,我们要反思自己对鸽子的了解程度。比利时鸽主若知道“丝丝”是超级鸽,不会出售;那些早期不买“丝丝”后裔的鸽友,对鸽子质量的评断也出现了错误。 再者,鸽子质量好坏难以完全弄懂,这也是赛鸽活动的魅力所在。若鸽子好坏能轻易看清,超级鸽和好鸽可能会被有钱人垄断。 另外,“丝丝”的后裔大多体型偏小,雌鸽尤其如此,但它们竞翔表现突出。现代赢鸽体型偏小型,与几十年前不同,气候恶劣时,小型鸽往往更强健。 最后,我分享自己的赛绩,是希望新手和输赛者能从中获得启发,未来有可能成为赢家。“丝丝”的故事还在延续,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赛鸽的荣耀,更是对赛鸽世界深入探索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