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选择的误区与正确方法
- 更新日期:2025-03-26 10:53:39
- 查看次数:
养鸽人常常希望通过观察鸽子的外形来确定其好坏,然而这种方法并不总是可靠的。以下是关于赛鸽选择的一些常见误区及正确的选择方法。
- 选漂亮的鸽子来做种,非亮灰不养
在当前的拍卖会和鸽展上,深羽色的鸽子往往受到冷落。然而,引进种鸽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如果只是为了观赏,那么养观赏鸽更为合适。如果是为了销售,虽然迎合市场需求是必要的,但仅凭漂亮的羽色并不能保证长期的成功。毕竟,赛鸽是用来飞行的,飞得快才是好鸽子。
从遗传学和进化论的角度来看,灰色是鸽子的原始羽色,在羽色中占的比例最大。灰色对紫外线的反射较强,能量吸收相对较弱,这在晴天飞行时有助于防止体温过高。相反,深羽色的鸽子尤其是黑羽色的鸽子,在晴天飞行时吸收的能量过多,容易造成体温快速升高,从而影响飞行时间。因此,尽管亮灰色的鸽子看起来更美观,但选择赛鸽时应更多关注其飞行能力而非外观。
- 体型上是三角型的鸽子一定飞得快
鸽子的体型与其品种有关,是由遗传决定的。体型的大小、长短与所适应的比赛环境没有必然关系。短距离比赛中的胜利者并不一定是体型短粗、肌肉发达的鸽子。竞翔运动中,肌肉只是条件之一,定向的准确性才是关键因素。
龙骨的高度也会影响鸽子的竞翔表现。高龙骨的鸽子在顶风条件下更有优势,而低龙骨的鸽子在顺风中表现更好。目前的趋势是倾向于选择中小型体型的赛鸽,因为它们更加灵活,能更好地适应复杂的气流。
- 翅膀的选择
翅膀是鸽子的飞行工具,残缺的翅膀显然无法参赛。尽管人们对翅膀的结构和形状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翅膀的优势必须受大脑的支配。如果指令失误,翅膀的优势也无法发挥出来。
例如,翅膀理论者强调主副羽的结合处叠盖越多越好,但在实际中,有些主羽和副羽之间有较大缝隙的鸽子也能获得冠军。此外,羽条的宽窄也不是决定飞行速度的关键因素。鸽子在飞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气流、气压和风向的变化,不同的天气条件可能会造就不同的优秀赛鸽。因此,对翅膀的要求不宜过于苛刻。
- 看眼睛
许多人对鸽眼的研究充满热情,希望通过观察眼睛来判断鸽子的好坏,并形成了各种鸽眼理论。然而,欧洲的一些鸽友和高手对此持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眼睛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眼睛可以反映鸽子的健康状况和聪明程度。健康的鸽子才能飞得快,聪明的大脑也更为重要。尽管如此,通过观察眼睛来判断鸽子的好坏仍然是不全面、不可行的。许多优秀的赛鸽眼睛各具特色,无法得出统一的标准。
- 选种鸽
选择高位获奖鸽作为种鸽是合理的做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后代一定能继承优良品质。在实际养鸽实践中,好赛鸽不一定能成为好种鸽。相反,有些成绩平平的鸽子却能成为出色的种鸽。遗传的秘密难以完全掌握,因此选种鸽时需要一定的运气。
龙生龙凤生凤虽然是遗传的基本规律,但由于基因排列组合的随机性,后代品质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一对优良鸽子的后代中可能有的竞翔能力强,有的作出的能力强,而大多数可能表现平平。
在选择种鸽时,对血统书的考察也不必过于认真。血统书的真实性难以验证,有时甚至存在造假现象。因此,宁可相信自己对鸽子的认识和感觉。血统书写得再漂亮,如果鸽子不能飞,也毫无意义。
要想选出好鸽子,就需要研究其必备条件:一、健康的身体;二、准确的定向能力;三、坚韧不拔的意志。在这三个条件中,只有第一条是我们能够掌握的。正如夏拉肯所说:“一位以自然健康状态作为淘汰和选择标准的鸽友,永远不会犯下把好鸽汰除的过错。”
综上所述,在选择赛鸽时应注重其健康状况、竞翔能力和遗传血统,而不是过分依赖外观、体型或眼睛等表面特征。只有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才能选出真正优秀的赛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