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鉴鸽的三大误区
- 更新日期:2025-04-01 08:38:47
- 查看次数:
近期,我在中信网上发表了几篇鉴鸽文章,荣幸的是这些文章均被评为五星。这让我兴奋不已,那种满足感就如同自己的鸽子在赛场上勇夺冠军一般。不过,文章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为了答谢广大鸽友,同时秉持“文责自负”的严谨文风,我决定在此详细阐述前文的原意。
误区一:一叶障目
在鉴鸽过程中,保持冷静的头脑至关重要。我们要理清思路,分清纲目,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逐步深入地进行观察和判断。
首先,要把握鸽子的整体特质。一只优秀的鸽子应是聪明与美丽并存的。聪明是鸽子的内质,它决定了鸽子的归巢能力、应变能力等;美丽则是鸽子的外表,包括它的羽毛色泽、体型姿态等。聪明依托美丽得以表象,美丽凭借聪明而展现出独特的行为,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其次,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鸽子的系谱、体型、羽翼、眼志等方面进行分部鉴赏。这一层面的观察要始终与整体相照应,就像鸽子在飞行时始终要明确巢穴的位置一样。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每个部分,而要将它们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最后,对分项目进行深入、详细的考究。以颈部为例,短粗的颈部必须自然地连接头与背,关节要灵活且无凹凸。同时,要观察与其有必然联系的腿脚是否同属短粗型。如果是长腿,那么可以判定这只鸽子整体协调不够,体型不完善。只有通过了上述三个层面的考量,我们才可以去关注锦毛、白爪玉咀、一字尾等较为次要的特征。否则,仅仅追求这些奇特的外观,而忽略了鸽子的本质特征,显然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做法。
误区二:漫无天际
鉴鸽人必须明确鉴鸽的目标、指数和用途。我们要清楚这只鸽子是用于种用还是赛用,如果是赛用,还要明确是长、中、远哪个赛距的比赛。甚至,我们需要了解目标鸽的简历,因为这不仅关系到鸽子外部体型结构的差异,更关乎其内质生活习性的表露。
赛鸽的杂交优势已被多数人所接受,近亲保种的方法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一般来说,杂交鸽的体力会优于近亲鸽,因此在鉴别体质方面,二者不能相提并论。短程快速鸽与长距耐力鸽在平衡标准上有明显的区别。例如,“一字尾”对于短距快速鸽来说,可能被认为是发育不良造成的尾羽变形;而对于中距离鸽来说,这可能是上品;对于长距离鸽来说,则是必备的特征。
此外,鸽子的习性与聪慧度密切相关。就亲和力而言,远程鸽通常不如近距鸽;但在应变能力方面,远程鸽则更胜一筹。因此,在鉴鸽时,我们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不能一概而论。
误区三:张冠李戴
不同的鸽子家族和地域具有不同的特点,鉴鸽人要认清这些差异,不可武断地用同一标准去衡量不同的鸽子,更不能用一个品系的特点去否定另一个品系的特色。
例如,詹森鸽上手后能感觉到心脏如发动机一样地震颤,这是该品系独特的快速特征之一。然而,如果这种征状出现在凡王路易鸽系的体内,多数情况下可能是疾病引发的痉挛。同理,克拉克鸽系的园顶“寿星头”是该品系品评高分的头型,但不能将这种标准强加给戴扶连特系的铅笔头型。
此外,一个品系的体格大小、骨架粗细、羽装浓淡等特征,都与初祖鸽相似,即使是同一个家族中的不同品系也存在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鸽子全体各部位极佳的协调一致,这是决定鸽子快速归巢的内在品质。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广大鸽友赐教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