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鉴鸽之道:避免误区,精准识鸽

鉴鸽之道:避免误区,精准识鸽

  • 更新日期:2025-04-02 12:58:08
  • 查看次数: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对于爱鸽者而言,鉴鸽是一项在长期与鸽子相处过程中练就的难以言传的技能。而且,鉴鸽的探索之路永无止境。因此,我们可以学习和交流各种鉴鸽技巧,但绝不能生搬硬套。

众多鉴鸽理论都具有相对性,并非绝对标准。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消化,否则很容易陷入鉴鸽误区。

误区一:一叶障目

鉴鸽时,我们要保持冷静,理清思路,分清主次。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鸽子的特质,理想的鸽子应是聪明与美丽兼具。聪明是内在品质,美丽是外在表现,二者相互依存。聪明通过美丽的外表得以展现,美丽的鸽子其行为也能体现出聪慧。

在整体把握之后,再对鸽子的系谱、体型、羽翼、眼志等方面进行分部鉴赏。这一层面的观察要始终与整体特征相呼应,就如同鸽子在飞行中要时刻明确巢穴的位置一样。

接着,要对各个分项目进行深入、详细的研究。例如,短粗的颈部应自然地连接头与背,关节灵活且无凹凸。同时,要观察与其相关的腿脚是否也是短粗型。如果是长腿,就可以判定这只鸽子整体协调性不足,体型不够完善。

只有通过了上述三个层面的考量,才可以去关注鸽子诸如锦毛、白爪玉咀、一字尾等特殊特征。否则,仅仅追求这些奇特之处,无疑是舍本逐末。

误区二:漫无天际

鉴鸽者必须明确鉴鸽的目标、指数和用途。要清楚鸽子是用于种用还是赛用,若是赛用,还需明确是长、中、短哪个赛距。甚至要了解目标鸽的过往经历,因为这不仅关系到鸽子外部体型结构的差异,更涉及到其内在生活习性的表现。

赛鸽的杂交优势已被大多数人认可,近亲保种的方法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一般来说,杂交鸽的体力会优于近亲鸽,所以在鉴别体质时,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二者。短程快速鸽和长距离耐力鸽在平衡标准上有明显差异。比如,用“一字尾”去评判短程快速鸽,可能会得出尾羽变形是发育不良的结论;而对于中距离鸽而言,“一字尾”可能是上品;对于长距离鸽来说,“一字尾”则是必备特征。

鸽子的习性与其聪慧度密切相关。在亲和力方面,远程鸽通常不如近距鸽,但在应变能力上,远程鸽却更胜一筹。

误区三:张冠李戴

鉴鸽者要充分认识到鸽子的家族性和地域性特点,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不同的鸽子,更不能用一个品系的特点去否定另一个品系的特色。

例如,詹森鸽上手后能感觉到其心脏如发动机般震颤,这是该品系独特的快速特征之一。然而,如果这种症状出现在凡王路易鸽系身上,多数情况下可能是疾病引发的痉挛。同样,不能把克拉克鸽系的园顶“寿星头”(一种被评为高分的头型)标准,套用到戴扶连特系的铅笔头型上。

此外,一个品系的体格大小、骨架粗细、羽装浓淡等特征,通常与初祖鸽相似。即使是同一个家族中的不同品系,这些特征也会有所不同。但所有优秀品系的鸽子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身体各部位的极佳协调一致,这是决定鸽子快速归巢的内在品质。

总之,鉴鸽是一门复杂而精妙的学问,我们要避免陷入各种误区,以科学、客观的态度去认识和鉴别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