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信鸽鉴选全攻略:从手感出发,探寻赛鸽奥秘

信鸽鉴选全攻略:从手感出发,探寻赛鸽奥秘

  • 更新日期:2025-04-02 13:04:47
  • 查看次数:

一、揭开“手感”的神秘面纱

在鸽友的交流中,“手感”是一个常被提及却又仿佛带着神秘色彩的词汇。许多养鸽前辈和大师常常提到某某鸽子手感好,甚至有鉴鸽大师称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么,手感究竟是什么呢?

手感其实是一种基于养鸽人经验的感觉,它受到养鸽时间、经验积累以及个人悟性的影响。而且,不同养鸽人的手感判断会因经验和信鸽品系的差异而有所不同,由于缺乏固定理论验证,便有了那种难以言说的感觉。

手感是鸽子上手后的综合感受和评价,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皮毛触感:上手摸鸽子皮毛时,除去肉眼可见的光亮、整齐,手感应如触摸丝绸般柔软光滑,握在手中甚至有向外滑脱的感觉。需注意,最好用干手或戴手套触摸,感觉会更明显。
  2. 肌肉状态:好鸽子的肌肉应丰满且有弹性,像充气的皮球。握住鸽子时,体重适中且有发飘感,身体还会有细微颤动,拉开翅膀也会有规律的细细颤抖,这表明鸽子处于良好状态,参赛可能有出色表现。
  3. 骨架质量:握住鸽子施加一定压力,观察骨架弹性。有缺陷的鸽子可能会身体扭动或反抗。鸽子龙骨要宽、厚且略带弧度,长度适中,与耻骨紧密结合,耻骨不宜过松。

综合来看,手感好的鸽子羽毛光滑,体重适中有发飘感,肌肉丰满有弹性且有规律抖动,眼神明亮机警。只要掌握这些标准并多实践,就能逐渐找到这种神秘的手感。

二、手感鉴鸽:洞察信鸽优劣的秘诀

鉴别优良信鸽的方法众多,而利用鸽子上手的感觉来鉴鸽是大家常用的方式。

一羽鸽子上手,最先感受到的是重量。经过竞翔磨炼的优秀信鸽会有特殊的“上浮感”,这也体现了肌肉弹性和整体骨架的匀称。不过,良好的肌肉大多是通过锻炼获得的,而合理的骨骼结构能让肌肉发挥出最佳效果,这也是判断速度快慢的指标之一。

在观察骨架时,鸽友对龙骨和趾骨要求严格。龙骨太平或过高的鸽子竞翔能力一般,适中的龙骨较为理想。龙骨稍低的鸽子适合近距取胜,偏高的则更耐远翔。趾骨要闭合性好、坚硬,龙骨末端与趾骨封合良好,距离在一指半左右,否则难以在竞技场获胜。

信鸽的羽毛也是手感鉴鸽的重要方面。优秀信鸽的羽毛光滑如织、细密紧凑,薄而有弹性,不易浸水,保温性佳。优质羽毛除了遗传因素,还与鸽主的养功有关。鸽翅上粉脂的多少反映鸽子健康和羽翼防水功能。副羽与主翼分离,第一根主翼羽比副羽长,主翼羽连接度好形成无缝斜边的鸽子,飞行速度快,在湿度大或小雨天气也有优势;主翼比副羽短的鸽子短程速度高。

当然,手感鉴鸽学问很深,很难找到无可挑剔的鸽子,也会有失误的时候,需要大家不断探索钻研。

三、选鸽:莫以手感论英雄

老一辈养鸽家认为好鸽子前宽后窄、饱满圆润、骨架硬朗、肌肉发达,捉起来很舒服。但好赛鸽是用来飞的,而非仅仅让人捉着享受。

曾有这样的经历,一对种鸽作出的三羽小鸽中,两羽雨点鸽手感好,深受喜爱,而小灰鸽小头小脑,肌肉骨架不达标,手感欠佳,还拼命挣扎,差点被淘汰。然而,秋赛时,小灰鸽在300公里比赛中超越所有选手鸽第一个到达,全会排名第4。后来因换羽错过部分比赛,在500公里决赛时,虽还有5根大条没退,手感仍不太好,但它再次一马当先超速归巢,夺得冠军。在欧洲,也有许多名鸽如卡特利斯的“农夫”号、夏拉肯的“丝丝”号,幼年时因貌不惊人险遭埋没,后来却为主人摘金夺银。所以,选鸽不能仅凭手感,那样既片面又愚蠢,或许将选鸽之事交给鸽子自己会更好。

四、交鸽:挑选适合公棚的种鸽

鸽友们常讨论什么样的鸽子适合送公棚,以下是一些挑选适合公棚种鸽的经验。

从外观上看,先看信鸽眼神是否犀利,鼻泡越白越好,一直白到嘴夹连到眼皮的位置(种鸽喷雏鸽期间除外)。鸽子反应要快且敏捷,除下午休息时间,任何时候都精神抖擞。站相上,双脚站立扎实,胸部圆润,昂首阔步。

拿在手里评判时,种鸽应特别轻盈,羽毛细腻顺滑,肩膀到副羽的羽毛毛片小且贴得紧。主羽8、9、10根要尖,1 - 5根羽条略宽,不像散赛鸽子破风那么好。身体呈流线型,修长为宜,摸起来不沉,中心有空空的感觉,说明气囊发达。这样的种鸽作育出的幼鸽在公棚无需像在家中那样一站一站训放,也能飞完艰苦赛线,因为自身上浮力好,能在空中长时间飞行。龙骨前冲要好,有人偏爱耐克标志型的龙骨;耻骨软硬不限,但不要与龙骨离得太远。

总之,无论是手感鉴鸽、选鸽还是挑选适合公棚的种鸽,都需要鸽友们不断实践、总结经验,才能在养鸽赛鸽之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