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打破“血统”迷信,回归赛鸽本真

打破“血统”迷信,回归赛鸽本真

  • 更新日期:2025-04-05 13:11:01
  • 查看次数:

在鸽友圈里,“血统”无疑是最近大家热议的焦点话题。对每一位鸽友而言,血统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不少人坚信只有纯血统的鸽子才是最出色的。当下,全国鸽友对血统近乎达到了一种神一般的敬仰程度,几乎都陷入了“血统迷信”的怪圈,仿佛血统就是赛鸽取得优异成绩的根本要素。在此,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对血统的看法,若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鸽友不吝指正。

实际上,国外鸽友对血统远没有我们中国鸽友这般迷信。在他们那里,给鸽子血统命名或许仅仅是为了铭记曾经的辉煌成就,用自己的名字为其冠名。然而,这些血统概念传入中国后,却被我们过度神化。像奶酪、詹森、胡本、桑杰士、盖比等知名血统,成为了我们选鸽时的首要考量因素。在不少鸽友心中,似乎只要是“奶酪”血统的鸽子就能在赛场上脱颖而出,而“桑杰士”血统的鸽子就不行。

近年来,“奶酪”血统更是被炒得火热,这些血统名字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鸽友的心中。回想当初,我刚接触赛鸽血统时,也曾天真地以为只要拥有一羽“詹森”鸽,就能称霸鸽界。但后来我发现,全国鸽友家中几乎都有“詹森”鸽。仔细想想,所谓的“纯血统”又有多少可信度呢?可以说,这些鸽子大多是杂交的产物,那些宣扬纯血统的言论,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如今,与鸽友交流时,“血统”二字几乎是高频词汇。我曾遇到一位鸽友,他信誓旦旦地说:“只要你告诉我两只鸽子的血统,我就能配好对,让它们的子代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虽然这听起来像是在吹牛,但从中不难看出,血统对鸽友的影响力着实巨大。我们对血统的认知,早已远远超出了其本身的范畴,将其过度神化,这也是血统显得如此神秘的原因之一。

很多鸽友到其他鸽友家引进鸽子时,往往不问鸽子的家族成绩,也不了解其整体竞翔能力,而是先打听这羽鸽子是什么血统,那羽鸽子又是什么血统。这种做法实在是过于迷信血统了。打个比方,如果将桑杰士血统的鸽子与胡本血统的鸽子配对,它们的子代该算什么血统呢?所以,我们不应把血统放在选鸽的首位,更不能将血统和家族竞翔史混为一谈。很多人在过度神化血统的过程中,甚至都不清楚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国内鸽友应该尽快走出“血统神话”的误区,揭开血统那层神秘的面纱,不要再轻信鸽界那些关于血统的“童话故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赛鸽取得好成绩的真正原因并非仅仅取决于血统。我们应该保留自己真正经过实战检验的鸽子,而不是盲目地追逐所谓的名血。今天流行这个血统,就买几羽;明天又流行那个血统,再买来几羽。到最后,买来一大堆鸽子,却发现还不如自己原有的实战鸽系表现出色,这样玩鸽子实在太累。

其实,每一种血统的鸽子都有其能够飞出好成绩的极品鸽,也都具备一些优良的特性,但同时也存在表现不佳的“垃圾鸽”。没有哪种血统能够保证一直取得优异成绩,或者一直流传下去。我们不能仅仅迷信那张血统证书,更不能只看重那些血统名字。我们要相信自己手中的鸽子,一羽再好的“血统鸽”,如果连归巢都成问题,血统再纯正又有什么用呢?赛鸽的优劣是通过飞行比赛和实际检验来评判的,能在赛场上飞好的鸽子,才是真正的好品系。

最后,衷心希望广大鸽友能够正确认识血统,不再盲目迷信“血统”,让我们的爱鸽在赛场上凭借自身实力飞出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