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百年鸽系与紫铜水壶:上海信鸽历史的珍贵记忆

百年鸽系与紫铜水壶:上海信鸽历史的珍贵记忆

  • 更新日期:2025-04-07 18:52:42
  • 查看次数:

1949年5月26日,上海迎来解放。次年,上海中国信鸽会的倪亚萍会长完成了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交易——他以三根大条(折合三十两黄金)和一部分首饰,从原西侨信鸽俱乐部的英国人乔治先生手中,买下了其洛根系全棚56羽鸽子以及三只直径达220毫米的紫铜饮水壶。随后,乔治先生离境,而这批由洋人在旧中国引入上海的原始洛根系鸽子,就此在上海落地生根、繁衍不息。

这些洛根系鸽子颇具特色,它们是上海早期唯一翅膀大条正反面带有浓郁铁锈色特征的深雨点、墨雨点鸽,部分还略带花性,此外还有一些灰壳、淡雨点鸽。倪亚萍先生出身旧社会,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他一生为人低调,养鸽仅仅是出于个人生活乐趣,从不对外宣传,也从不售卖鸽子。

家父刘务波有幸从倪亚萍会长处获得鸽子,并与少数几位朋友一同坚持养鸽近70年。倪亚萍会长还曾赠送李梅龄先生一只紫铜水壶,然而在“文革”时期,他们的水壶均未能保存下来,唯有我家留存了一只。这只百年紫铜水壶,连同百年鸽系,见证了一段独特的信鸽历史。

在养鸽这件事上,无论何种鸽子,唯有喜爱才能让人长久坚持。这就如同玩古董,只有经过比较才能鉴别其价值,而且经典永远不会过时。好鸽子必然会绽放光彩,只要坚持数年,定能有所收获。在过去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老辈人留下的这些已经本土化近百年的鸽子,很难有机会向大众展示。学会培育并定型一路鸽子,这堪称一门高深的生命雕塑艺术。

倪亚萍会长和刘务波会长一生都极为低调,他们压抑了一辈子,始终担心被人误解中伤,被扣上“里通外国”的帽子(在当时,金、银元、外币是禁止流通的)。直至离世,他们都未曾对外提及洛根鸽子的来历。好在未曾过度宣传,如今借助互联网,这些珍贵的鸽子得以展现在大家眼前,着实令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