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大师吴军:50年养鸽路的弯路与领悟
- 更新日期:2025-04-09 11:49:43
- 查看次数:
西安阳光家园的赛鸽大师吴军,以其卓越的赛绩和丰富的养鸽经验著称。他曾获得31项冠军、31项亚军、24项季军,以及176项前十名和829项前一百名的优异成绩。在50年的养鸽之路上,吴军不仅收获了无数荣誉,也走过不少弯路。
一、养鸽路上的弯路
吴军坦言,尽管运气不错,但弯路在所难免。他引进过不少冠军鸽,但并非每只都能遗传或飞行出色,这让他感到挫折和失望。后来,他更多地引进鸽王,因为鸽王对整体素质要求更高,更能适应不同的天气、赛制和距离,追求的是稳定而非大起大落。
吴军强调,鸽舍多年来没有大起大落,与引种策略密切相关。过去,他引进过一些价值不菲的大名鸽,但有的鸽子并未发挥出预期水平,浪费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二、南北赛线通飞的理解
吴军认为,赛鸽比赛如同其他运动,对鸽子的体型和适应性有特定要求。他举例说,跳水运动员中鲜有黑人,并非黑人不优秀,而是他们的身体结构可能不适合这项运动。
同样,赛鸽也不能要求其南北通飞。吴军根据鸽子的身形和特点,选择适合的赛线参赛。他提到,自己曾在宁夏黄河公棚和甘肃帝珲公棚取得过优异的成绩,这并非偶然,而是因为他选择了适合这些赛线的鸽子。
三、打新公棚的功课
吴军强调,打新公棚前要做足功课。首先,要了解公棚的地理位置和赛线,不能盲目参赛。其次,要关注公棚的饲养规律和赛线变动,以便及时调整鸽子的状态。
吴军还提到,教练的饲养方式也会影响鸽子的表现。有的教练喜欢足养,有的则喜欢鸽子听话,因此要选择适合自己鸽子的教练。
四、黄金配对的看法
吴军对黄金配对的理解是,鸽子在血统上的交融要合配,身形长短要互补。他认为,黄金配对并非每次都能夺冠,而是在各个赛场上能有稳定的发挥,十只参赛鸽中有五六只入围,就算很成功了。
吴军还建议,要根据公棚的存棚率来选择参赛公棚,分析原因时不能一概而论,要客观看待自己和公棚的问题。
通过吴军的分享,我们不仅了解到他在养鸽路上的弯路和领悟,还学到了如何选择适合的赛线、公棚和教练,以及如何看待黄金配对。这些经验对于广大赛鸽爱好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