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信鸽亲本选配的策略与原则

信鸽亲本选配的策略与原则

  • 更新日期:2025-04-24 18:30:56
  • 查看次数:

信鸽的育种问题一直是鸽友们关注的焦点,许多鸽友在育种过程中感到困惑和苦恼。其实,信鸽亲本选配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育种目标,然后根据目标选择合适的亲本,进行合理的组合,避免盲目性。以下是杂交信鸽亲本选配的一般原则:

1. 亲本应具备众多优点和突出的优良性状

选择亲本时,应要求其优点多、缺点少。亲本之间主要性状的优缺点应能相互补充,且若干优良性状的综合起点能基本满足育种目标的要求。亲本一方的优点应能有效克服对方的缺点。然而,性状互补是有限度的,亲本之一不能有严重缺点之性状,特别是重要性状更不能有难以克服的缺点。

2. 亲本中应包含一个能适应当地条件的鸽种

鸽种对外界条件的适应性是确保信鸽稳、快的重要因素,而杂种后代能否适应当地条件与亲本的适应性密切相关。根据育种经验,一般选择综合性状较好、对当地条件适应性较强的信鸽亲本作母本较为合适。例如,在塔里木盆地南沿,赛线多为荒漠戈壁,途经伽师县地震带,且猎杀专家鹞鹰众多,因此培育的鸽子不仅要稳、快,还要有较强的吃苦耐劳精神和防鹰本事。笔者曾将一羽兄妹回血凡布利安娜鸽(环号2004-30-255625,石板、雌)与一羽回血小火箭雄鸽(环号2003-30-127042)配对,所出子代归巢率高,并有多羽抢入名次。

3. 选用遗传传递力强且配合力好的鸽子做亲本

信鸽育种实践表明,信鸽优良品种通常是好的亲本,但表现性状好的优良品种不一定都是好的杂交亲本。有时,本身表现并不突出的鸽子却是好的亲本,能育出优秀的赛鸽,这涉及到鸽种的配合力与某一性状的遗传传递力的问题。因此,在选用信鸽杂交亲本时,应在鸽种本身性状表现优良的基础上,考虑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以及目标性状的遗传传递力。鸽种的一般配合力和优良性状的遗传传递力的好坏或大小需通过杂交后代才能测定,即信鸽后代的表现是检验亲本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