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防霉剂:种类与应用详解
- 更新日期:2025-02-06 14:51:28
- 查看次数:
饲料防霉剂的重要性与应用
饲料防霉剂是一种关键的饲料添加剂,其主要功能是降低饲料中微生物的数量、控制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抑制霉菌毒素的产生,从而预防饲料在贮存期间营养成分的损失,防止发霉变质,并延长贮存时间。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且种类繁多,许多霉菌会导致饲料发霉变质,显著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严重发霉的饲料不仅无营养价值,还可能对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包括生长停滞、内脏受损,甚至中毒死亡。因此,在饲料中使用防霉剂是防止饲料霉变的有效手段。
一、饲料防腐剂的种类
饲料中添加的化学防霉剂可以分为单方和复方两大类:
-
单方防霉剂
- 包括丙酸盐类、甲酸及甲酸钙、山梨酸、柠檬酸、马酸二甲酯以及大蒜素等。
- 这些防霉添加剂能够破坏或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但不会影响消化道中正常有益菌群和酶的活动,有些还能改善饲料的口味和提高适口性。
-
复方防霉剂
- 为了提高防霉剂的防霉能力和综合品质,常使用复方防霉剂。
- 复方防霉剂的广谱抗菌防霉能力更强,适用范围更广。常用的复方防霉剂包括:
- 由92%海藻物、4%碘酸钙、4%丙酸钙组成,使用时按8%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
- 由1份醋酸钠和2份醛酸混合均匀,再加入1%的山梨酸,使用时按1%的比例加入到饲料中。
二、目前常用的防霉剂品种
-
苯甲酸和苯甲酸钠
- 非选择性地抑制微生物细胞呼吸酶的活性,有效抑制多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 对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无不良影响,常用量为不超过0.1%。
-
丙酸及其盐类
- 包括丙酸钠、丙酸钙、丙酸钾和丙酸铵。
- 具有较广的抗菌谱,毒性低,是动物正常代谢的中间产物,常用作饲料防霉剂。
-
富马酸及其酯类
- 包括富马酸二甲酯、富马酸二乙酯和富马酸二丁酯等。
- 抗菌谱较广,可改善饲料味道及提高利用率,常用量为0.2%左右。
-
脱氢乙酸
- 高效广谱抗菌剂,尤其对霉菌作用最强。
- 低毒,使用量为0.05%左右。
-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 对霉菌、酵母菌作用最强,但与淀粉共存时会影响效果。
-
复合型防霉剂
-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防霉剂配伍组合而成,如克霉霸。
- 抗菌谱广,应用范围大,防霉效果好且用量小,使用方便。
三、饲料防霉剂的合理应用
-
防霉剂的正确选择
- 确保在有效剂量前提下,不会导致动物急、慢性中毒和药物超限量残留。
- 应无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等不良作用,不影响饲料原有的口味和适口性。
- 理想的防霉剂应有抗菌范围广、防霉能力强、易与饲料均匀混合、经济实用等特点。
-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防霉剂
- 影响防霉剂作用效果的因素包括溶解度、酸碱度、水分含量、温度等。
- 主要根据季节和水分含量决定是否使用及用量。秋冬季干燥季节,饲料水分在11%以下一般不必使用防霉剂;水分在12%以上则应使用,且高温高湿季节应提高用量。
-
防霉剂与抗氧化剂联合使用
- 饲料发霉过程伴随营养成分的氧化,防霉剂应与抗氧化剂一起使用,组成完整的防霉抗氧化体系,有效延长贮存期。
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饲料防霉剂,可以有效防止饲料霉变,保障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动物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