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归巢定向功能:综合性能力的深度解析
- 更新日期:2025-03-03 12:15:18
- 查看次数:
世界生物学家对信鸽定向归巢功能的研究众多,结论各异,民间鸽迷也凭借丰富实践经验不断探索,使得我们距离解开信鸽归巢定向功能的依据谜底越来越近。我虽不能下结论,但深信信鸽归巢定向功能是综合性的,健康的信鸽能依据临场的天气、环境、地貌等,灵活启动其定向综合功能中的某一特技来顺利归巢。
我通过多年对至少三个月鸽龄的幼鸽进行近距离路训观察、记录和研究,能初步将幼鸽分为好、中、差三个档次。具体做法是,经过三五趟近距离路训后,立即进行50公里单飞鉴定,实行幼鸽淘汰制,以精简队伍,留下精英进行后续路训和参赛(针对早熟鸽)。
下面分享我的经验:
(一)在天气良好、地点陌生的情况下,单飞出笼的幼鸽直冲天空,小范围盘旋多圈且越转越高,最后才确定家的方向飞走。这类幼鸽应被淘汰。从科学原理来看,信鸽归巢依赖多种导航方式,如地磁场感应,信鸽体内存在磁感受器,可能位于喙部或脑部,能感应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形成“磁地图”辅助导航;视觉导航方面,信鸽视力敏锐能识别地标构建“认知地图”,但这类幼鸽在低空时未展现出良好的方位感和磁场定向能力,可能是到达一定高度(科学家称鸽子在300多米高空能看清100公里范围目标)后依靠眼睛找到之前熟悉目标才确定家的方向,所以其磁场测试定向功能差。
(二)同样在好天气和陌生地点,单飞出笼的幼鸽直接朝家的方向逐渐提升飞行高度,在一定高度盘旋一圈后朝家的方向飞走。这种幼鸽是及格的。这表明它具有较好的方位感,其磁场定位功能良好,能在一定高度通过磁场等因素核准家的方向后准确飞走,这也体现了信鸽的地磁场感应和视觉导航等功能的协同作用。例如,在以往一些研究实验中,类似表现的信鸽在后续飞行中能更稳定地归巢。
(三)若在好天气、陌生地点,单飞出笼的幼鸽贴着地面或贴着障碍物(如庄稼、山坡、树林等)朝家的方向直飞迅速消失,这是比较优秀的幼鸽。这是因为它方位感极强,磁场定向准确自信。从科学角度解释,信鸽除了磁场感应外,还可能在笼子里时就凭借太阳和星光导航(白天依据太阳位置和光线角度,夜晚参考星光)确定了大致方向,再结合准确的磁场定向,所以能迅速归巢。在一些信鸽比赛中,这类幼鸽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好天气下,在陌生地点单飞出笼的幼鸽,不马上起飞,而是利用着地的约5秒钟时间排掉粪便、抖抖翅膀,然后迅速以第三种方式飞走消失。这类幼鸽不仅胆大、自信、有个性,而且综合性定向功能完美,属于“领头鸽”的范畴。从信鸽导航的多种因素考虑,它的这种表现说明其能更好地综合利用各种导航能力,如准确的磁场定向、对周围环境的视觉判断以及可能存在的气味线索导航等。有实例表明,在群体飞行中,这样的幼鸽能带领鸽群更高效地归巢。
结束语:不同的天气可能造就具有不同性能的冠军鸽,但朝着“综合性”方向去培养冠军鸽是大家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在训练方面,要根据信鸽的年龄和发育情况制定科学的路训计划,像从短距离逐渐增加到长距离的路训,每次路训后观察信鸽的状态,如检查口腔、肌肉恢复情况等。在选拔方面,要注重信鸽在不同环境下展现出的综合导航能力,综合考虑其磁场感应、视觉导航、太阳和星光导航以及气味线索等多种导航因素的表现,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的冠军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