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上海吴淞鸽”:中国信鸽界的传奇品系
- 更新日期:2025-03-21 07:06:37
- 查看次数:
在信鸽的世界里,“上海吴淞鸽”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被广大鸽友所熟知。它是我国信鸽爱好者凭借智慧和心血培育出的优良品系。许多鸽友都对其渊源满怀好奇,它究竟诞生于何处?是哪些人将其培育而成?由哪些鸽系交配而来?又有过哪些杰出表现呢?为此,我们耗时近一年,走访了汪顺兴、丁培新、徐安芳、商永铨等一批为“上海吴淞鸽”系形成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前辈,初步揭开了“上海吴淞鸽”的神秘面纱。
“上海吴淞鸽”系诞生于如今上海宝山区的吴淞地域,这里是从上海市区前往宝山钢铁总厂的必经之路。曾经,它只是上海市宝山县的一个小镇——吴淞镇。解放前,由于民众生活水平有限,吴淞镇上无人饲养信鸽。直到1952年,汪顺兴、张文郁、金惠光的父亲及祖父金国兴及其父亲、黄厚生、黄荣华的父亲黄大康、黄月亮、施风山、沈根发等十五六位鸽友开启了吴淞镇饲养信鸽的历史。在这十五六人当中,仅有汪顺兴与张文郁两位先生加入了中国信鸽协会。也正是从那时起,在中国信鸽史上,一支极具竞争力的新品系——“上海吴淞鸽”系逐渐崭露头角。
汪顺兴先生在开始饲养信鸽的第二年,也就是1953年,便在竞翔中斩获佳绩,获得明光第一名、徐州第三名。此后的几十年间,“上海吴淞鸽”一次又一次为它们的主人赢得荣誉。以下是其部分辉煌赛绩: 1954年,汪顺兴先生获北京五名、六名; 1955年,汪顺兴先生获北京一名,蒋建华先生获济南名次; 1956年,汪顺兴先生获兰州一名; 1958年,黄厚生先生获潼关一名,汪顺兴先生获二名,杨鸿升先生获四、五、八十一名; 1960年,李永昌先生获西宁一名(共放52羽到4羽); 1961年,汪顺兴先生获徐州一名,太原二名、三名,杨鸿升先生获六名; 1964年7月14日6时45分,西宁放飞120羽到9羽,汪顺兴先生获四名、八名; 1965年春竞翔北京,汪顺兴先生获一名,杨鸿升先生获五名,秋季北京全运会汪顺兴先生获一名(足环号65 - 2531); 1975年放飞兰州,余康汪顺兴先生获一名,汪顺兴先生获七十五名; 1985年上海五百公里团体赛(短距离),苏明智先生获一名,苏雪明先生获二名,汪妙发先生(系汪顺兴先生之子)获四名,黄永明先生获七名,曹根荣先生获十名; 1986年放飞新安,叶志明先生获一名,李永昌先生获四名; 1987年放飞疏勒河,曹根荣先生获冠军,李兴伟先生获亚军,杨妙根先生获六名(准亚军)。
“上海吴淞鸽”不仅在个体赛绩上表现卓越,其团体实力也不容小觑。自1985年起,上海举办的七次远程比赛中,吴淞鸽获得六次团体一名,还蝉联了五届一次二名。在一千公里团体赛中,吴淞鸽基本包揽团体第一名。例如1990年三批放飞三门峡北赛,前十名中除三名为普陀区、八名为闸北区所获外,其他八个名次均归吴淞鸽所在地宝山区。尽管由于时间久远,赛绩数据并不完整,但从这些已知的数据中足以证明,“上海吴淞鸽”系是不可多得的优秀鸽系。
那么,“上海吴淞鸽”究竟由哪些品系的鸽子交配而成呢?简单来说,“上海吴淞鸽”系品种主要来源于三国四方。三国指的是日本鸽、德国鸽、赛阳鸽,四方则是出自四个不同的主人——王远静、丁培新、王福元、吴桂贞。
以鸽友熟知的“吴淞老桃花”为例,它是1954年放飞北京第五名和第六名的后代,由汪顺兴先生和杨鸿升先生反复选配育种而成。因其毛色、体型、眼砂等特征基本定型,故而得名“吴淞老桃花”。汪顺兴先生的北京五名鸽,是张文郁先生在1953年秋天将全棚鸽子转让给汪先生后,汪先生将其中一羽来自浦东联东信鸽协会会长王远静处的雄鸽,与一羽从柏鸿升先生处得来、属丁培新先生飞轮系后代且飞过苏州的雌鸽(足环为中国52 - 5557)相配作出的。而六名鸽则是汪顺兴先生从吴桂贞先生处引进日本鸽交配而成。当时选用的大多是桃花眼砂、雨点毛色的鸽子,这与“文革”期间我们从吴桂贞先生处了解到的情况相符。
另一个鸽友耳熟能详的“吴淞小尖子”,其主血缘来源于“赛阳”和日本鸽。“赛阳”鸽出自王福元先生的绛血统。王福元先生的好友潘荣汉常去他家交流鸽经。王福元先生偏爱绛色毛的信鸽,便把淡雨点鸽送给潘荣汉先生。潘荣汉先生有一羽飞过兖州的淡雨点雌鸽,后来卖给了同济大学钱宗毅教授。这羽鸽子尾巴有点歪,被称为歪尾巴“赛阳”。钱宗毅教授不太满意,1956年,汪顺兴先生用明光一名鸽与之交换,将这羽歪尾巴“赛阳”鸽引入吴淞鸽友群体,引发了吴淞小镇养鸽史上的第一个高峰。1958年放飞潼关时,这羽歪尾巴“赛阳”所生子女纷纷归巢,黄厚仁先生获第一名,汪顺兴先生获第二名,杨鸿升先生获四、五、八、十一名,钱宗毅教授讨回的两羽幼鸽也顺利归巢。黄厚仁先生的一名鸽和汪顺兴先生的二名鸽还是同一对亲鸽所生,这在当时的上海鸽界十分罕见,中国信鸽协会会长倪亚萍先生还专程到汪顺兴先生家祝贺。
此后,歪尾巴“赛阳”的后代赛绩优异,备受鸽界关注。1960年,李永昌先生获西宁第一名的赛鸽,便是歪尾巴所生兄妹配对的女儿。余康先生从李永昌先生处引进歪尾巴“赛阳”鸽后裔,1975年获兰州第一名。徐安芳先生1971年引进歪尾巴所生后裔西宁一名和八名的血系,1974年取得孟塬放四归三的好成绩,首次突破千公里大关。1975年,他用歪尾巴“赛阳”的后裔放飞兰州获上海市21名,之后又获宝鸡第16名、第50名。1984年放飞兰州获第31名,1985年放飞湟源(空距2000公里)放五归四,其中一羽获上海市25名,后续放飞西宁、张掖也均有归巢,送给鸽友的鸽子还从玉门归巢。
“吴淞小尖子”之名的由来,要追溯到1956年。当时李永昌先生从汪顺兴先生处拿到一对蛋,这对蛋是歪尾巴所生,蛋小且两头尖,像茧宝宝的茧,故而被称为“小茧子”。后来,这对蛋孵出的鸽子鼻子收得紧而小、嘴尖,“小茧子”逐渐被“小尖子”替代。这个“小茧子”正是李永昌先生西宁一名赛鸽的基础血缘。
除了上述优秀品系的组合,吴淞鸽系还融入了其他优秀品系赛鸽的基因。例如,汪顺兴先生1961年放飞太原获二、三名,李鸿升先生获六名的亲鸽,是由吴淞任教于长宁区的施凤山先生从陆金发先生处借来的一羽黄眼雨点雌所生女,与汪顺兴先生一羽雄鸽所出的子一代。1965年,汪顺兴先生放飞全运会的冠军鸽,春季放飞北京获一名,杨鸿升先生获五名的一代铭鸽,均是汪顺兴先生将一羽从天上飞来进棚的日本气象鸽——奄美大刀,与歪尾巴或西宁八名女儿相交而出的。
“老桃花”“尖子鸽”作为我国一代吴淞鸽系的主要品系,至今依然表现出色。资料显示,1986年新安的冠军、1989年张掖8名、142名、155名,1990年天水8名,玉门2名等赛鸽,均与它们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这其中饱含着汪顺兴、杨鸿升、蒋建国、李永昌、余康、徐安芳、黄月亮、余国兴、曹根荣、李兴伟等先生的心血。
此次我们为鸽友们讲述的“上海吴淞鸽”系情况还较为浅显。若有机会,我们愿与鸽友们一同更深入地探寻“上海吴淞鸽”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