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连·史达沙与他的赛鸽传奇
- 更新日期:2025-03-26 10:52:33
- 查看次数:
居连·史达沙,一位在赛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他的鸽子血统享誉全球。二战结束后,史达沙的鸽子也逐渐被引入日本,继续书写着赛鸽界的传奇。
史达沙不仅是一位比利时鸽会的副会长,更是一位在长距离赛鸽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的养鸽家。1933年以来,他将原本不被看好的寡妇鸽系统应用于长距离竞赛,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使他的名字响彻全球。遗憾的是,1937年9月,史达沙在布鲁塞尔离世,但他的赛鸽精神和成就永存。
史达沙系鸽子的特点
史达沙系的鸽子以其适中的体型、饱满的体格、浓密的羽毛和良好的羽翼而著称。它们的龙骨较浅,胸肌厚实,肋骨强健,显示出它们非常适合长距离飞行。在鸽眼方面,虹彩颜色多样且较深,以深褐色和浅色银眼为代表。此外,它们发育良好的背部和肩部以及坚固的羽根也是其适应长距离飞行的重要特征。
史达沙系的研究与发展历程
史达沙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迪斯特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迪斯特时期,史达沙从父亲那里得到了鸽子作为圣诞礼物,这激发了他对赛鸽的热情。1896年,他与比利时鸽会会长蒙吉尔成为好友,并从詹森那里获得了优秀的伟奇鸽。这些鸽子后来成为了史达沙系的基础种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史达沙的赛鸽生涯达到了顶峰。他不仅在国内赛事中屡获佳绩,还在国际赛事中崭露头角。战争结束后,史达沙继续他的赛鸽事业,并在战后的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史达沙的训练和管理方法
史达沙以其细心和对赛鸽研究的热情而著称。他采用了“寡妇法”来管理雌鸽,并发现这种方法在长距离赛中同样有效。史达沙还坚持不让未满一岁的鸽子参加比赛,因为他认为这是鸽子最危险的时期。他的这些训练和管理方法,至今仍被许多养鸽家所借鉴。
史达沙的雌鸽在长距离赛事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多次获得高位奖项。他的训练和管理方法,以及对雌鸽的信任和使用,都显示了他作为一位养鸽家的独到见解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