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奖鸽展示现场:鉴鸽八法助你选好鸽

奖鸽展示现场:鉴鸽八法助你选好鸽

  • 更新日期:2025-03-31 13:30:40
  • 查看次数:

11月中旬,各地公棚、特比环关赛纷纷落幕,接踵而至的便是获奖鸽拍卖会。对于那些急于引种、充实自家鸽舍实力的鸽友来说,这些拍卖会无疑是绝佳的引种契机。然而,在奖鸽展示现场,如何才能鉴别出好鸽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惊、二看、三量、四拉、五掂、六压、七掰、八摸这八种鉴鸽方法。在此感谢王顺法鸽友的无私指导。

一惊:观察应激反应

在鉴鸽时,我不会急于伸手捉鸽。我习惯站在装有五六羽鸽子的鸽笼前,通过突然用手一挥、双手击掌、用脚跺地或挥动红布条等方式惊吓鸽子,观察它们受惊后的表现。优秀的赛鸽往往能处惊不乱,展现出大将风范,受惊吓时仅仅是脚稍稍移动或眨动几下眼皮。而那些受到惊吓就慌乱不堪的鸽子,心理素质较差。比如在市级信鸽品评活动(参评鸽都是各赛级进入前6名的优秀鸽),或者公棚赛决赛后拍卖前的展示现场,有些赛鸽一进鸽笼就乱跳乱撞,而有的则会占据一个角落,不慌不忙地养精蓄锐,这类赛鸽显然已意识到即将比赛而提前做好准备。

二看:审视外观特质

看长相与灵气

如今的信鸽经过数百年的淘汰、训放、培育,自身素质和灵气不断提高。具有“聪明相”、看上去灵气十足的赛鸽,大概率是优秀之选;而那些呆头呆脑的鸽子,很难让人抱有期望。

看体型

不同赛程对赛鸽体型有不同要求。短程竞翔的赛鸽,体型中等或稍大,前胸要宽、满、凸,体型短而匀称。从正面看像上底较宽、下底窄的梯形;侧面看如正三角的一半;上面看是正三角形。远距离或超长距离竞翔的赛鸽,体型中等为宜,要修长匀称。正面看是上底略宽于下底、高稍长的梯形;侧面看如等腰三角形的一半;上面看是底高稍长的等腰三角形。

看眼砂

对于赛鸽型眼睛,我偏爱圈明砂清、荡前角幅度大且有缺口、瞳孔在阳光下收缩频率快且小而圆的鸽子。种鸽型眼睛方面,黄眼志圈要窄、亮,呈橙黄色,眼砂堆积有明显层次感,瞳孔收缩有规律;砂眼的眼志圈要亮、宽,白眼砂堆积由内到外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三量:测量骨骼距离

把鸽子抓在手中,测量龙骨的长短以及龙骨与耻骨(蛋门)之间的距离。龙骨长度应与鸽子体型大小比例适当,以中等体型鸽为例,龙骨长度在7cm左右,上下偏差不超过1cm,过长或过短都不合适。龙骨末端与耻骨之间的距离,用中指量约在一指半以内(约2.2cm)。不论雌雄,耻骨要紧靠,细摸较硬且有一边略向内弯。因为赛鸽长距离飞行时要承受空气压力和克服地球引力,坚实的骨骼是承受压力的基础。

四拉:测试翅膀性能

将鸽子翅膀最大限度拉开后迅速松手。若拉开时感觉紧而有力、有韧劲,松开时回收迅速有力、富有弹性,说明翅膀肌肉发达,这是增加振翅频率的前提。同时,要看翅膀的主羽、副羽是否齐整,整个翅膀羽面若形成如鹅毛扇般略向里凹的扇面,拍打形成的风量大、冲力强、速度快。另外,十根主羽较长、较宽且较薄为最佳,最外端三根主羽羽头齐且圆则更好。

五掂:评估体重状况

把鸽子握在手中,相对松开手掂一掂,看其体重是否与体型相符。如同人的身高与标准体重有科学比例一样,中等体型赛鸽一般体重在8 - 9两。体重过沉的鸽子,可能是娇生惯养、缺乏训练,过于肥胖会影响飞行速度,参加长距离竞赛可能难以归巢。

六压:观察尾羽形态

将赛鸽紧握手中,下面四指握紧,大拇指压在鸽体背部,此时尾羽会有两种情况:一是仍然紧束不散呈宝剑状水平或下垂;二是散开成扇状且上翘。我个人更偏爱前者。另一种方法是握鸽后手自然轻松略放并突然往下一沉,鸽子也会出现这两种情况,我不太喜欢尾羽成扇状且上翘的鸽子。

七掰:查看口腔结构

掰开赛鸽的嘴,观察其上腭是否有锯齿形裂缝,气管口是否较大,裂缝是否长且窄。赛鸽飞翔时,空气阻力与飞行速度有关,鸽嘴的开腭、闭腭对呼吸有辅助作用。开腭鸽利于飞翔时吸气呼气通畅,扑翼频率相对较高,速度也更快。我棚中的多羽冠、亚军和长距离快速归巢鸽,归巢后上腭均是裂开的,所以我偏爱开腭鸽。

八摸:感受龙骨与羽毛

摸龙骨

赛鸽的龙骨形状与飞行速度直接相关。龙骨平或凹时,背部流线高,上举力和浮力大,但会降低速度;龙骨过高且凸,压力大、浮力小,飞行困难。理想的龙骨高低应与体型适中,呈一定弧度和流线状,这样飞行阻力小、速度快。我喜欢那种手掌略弯微握,龙骨恰好置于四指微握处且大拇指恰好在鸽子背部中端的鸽子。

摸羽毛

抚摸赛鸽羽毛,手感如丝绸般柔软且手上留有粉质的,羽质较好;手感粗糙且无粉质的,羽质较差。羽质差的赛鸽在雨天羽毛吸水性强,会增加体重,不利于快速归巢。

掌握以上八种鉴鸽方法,相信鸽友们在奖鸽展示现场能更准确地挑选出优质赛鸽,为自家鸽舍增添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