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鸽之道:好鸽难寻,坏鸽易辨
- 更新日期:2025-04-04 07:42:54
- 查看次数:
在鸽友的世界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好鸽在手,战绩不愁”。每一位鸽友都梦寐以求能拥有几羽出类拔萃的好鸽子,可现实却是,好鸽子并不少见,但要精准鉴别它们,却如同在迷雾中寻路,困难重重。相信不少鸽友都有过“好鸽子挑不出,坏鸽子容易找”的切身体会。本文就为广大鸽友深入剖析其中的缘由。
好鸽子的鉴别标准为何难定
鉴别好信鸽时,人们往往会将“好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然而,赛鸽取得好成绩并非只取决于鸽子自身的优劣,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鸽子比赛时的健康状况,像呼吸道、肠道等生理指标是否良好;情绪状况,例如亢奋度等心理指标;还有比赛时的天气状况,如风向等自然因素,都会对鸽子的成绩产生影响。这些不确定因素,无疑让鉴定鸽子的工作难上加难。
好鸽子为何难以挑选
品相并非决定性因素
鸽子的“品相”,即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特征,如眼睛、骨架、肌肉、翅膀等,即便达到一流水平,在鉴鸽中也只能占30分。这意味着,品相好并不等同于就是好鸽子。
导航能力差异大
鸽子的导航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有些鸽子具备飞远程的能力,而有些鸽子连短距离飞行都困难。而且,同一羽鸽子在不同时期的导航能力也会有所不同,曾经能飞1000公里的鸽子,也可能在500公里的赛程中迷失方向;那些飞不了50公里的鸽子,其后代可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导航能力是鸽子先天具备的重要能力,人们只能通过路试来检验。导航能力强的鸽子,飞行时能取捷径,既节省体力又能缩短飞行时间。
归巢毅力参差不齐
归巢毅力是指鸽子从司放地返回巢穴时的急切心情和坚定意志。这是鸽子先天具有的特性,人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它,但无法完全改变。不同鸽子的归巢毅力差异很大,优秀的鸽子在路途中不会受任何干扰,奋力前行;而差的鸽子可能会在半途中跟随其他鸽子飞行。同一羽鸽子的归巢毅力在不同时期也会受到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变化。并且,归巢毅力需要与导航能力相互配合,否则鸽子容易走弯路。
血统遗传复杂
血统在鉴鸽中固然重要,它能让我们了解这一类鸽子的特性。但遗传往往是形似容易神似难,后期对鸽子特性的鉴定更为关键。
由于导航能力和归巢毅力看不见、摸不着,即使是鉴鸽高手也无法违背这一客观事实。所以,想要挑选出好鸽子,实在是一件难事。
坏鸽子为何容易识别
在长期的养鸽实践中,鸽友们主要依据“品相”来判断坏鸽子。因为导航能力和归巢毅力难以直观判断,品相就成了唯一可参考的依据。从理论上讲,仅靠品相鉴鸽并不科学。相貌好、各方面都令人满意的鸽子,其导航能力和归巢毅力未必出色;而相貌差、其他方面不理想的鸽子,也不一定就没有良好的导航和归巢能力,“年轻艺术家”和“丝丝”就是这样的例子。
然而,养赛鸽的人不能因此就放弃将品相鉴鸽作为标准。毕竟,“年轻艺术家”和“丝丝”只是极个别的案例。从概率上来说,品相好的鸽子中能飞出好成绩的都不多,品相差的鸽子中出现好鸽子的概率就更低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所有冠军鸽中,品相好的占90%以上。在像大上海这样竞争激烈的赛鸽环境中,坏鸽子自然更容易被识别出来。
品相鉴鸽的要点与局限
品相鉴鸽并非易事,只有见识过大量好鸽子、悟性极高的人才能掌握其中的诀窍。鸽子是否存在明显缺点,其平衡感、匀称度、重量、灵敏度、神态、毛色是否亮丽、口腔是否洁净(与用药无关)等,都是检验鸽子好坏的重要指标。
通过品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测鸽子的某些品质,但这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悟道能力。即便如此,也只能说是一种“感觉”,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来支撑这一理论。鸽文化博大精深,充满了奥秘。如果有人将这种“感觉”当作真理,那他就称不上是真正的鉴鸽师。
在鉴鸽过程中,我们要清楚,挑选好鸽子往往会让人失望,而挑到坏鸽子则会让人更加失望。因此,建议鸽友们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让更多的鸽子参加比赛,给它们更多的参赛机会。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对自己的养功和种鸽有足够的信心。